疢忧倦征行,金火方牴牾。
宵分饷群仆,乘月问前路。
小儿何自至,楫我陈洲渡。
暗浪击层崖,平沙起惊鹭。
莽苍川花开,冥蒙山气聚。
物情岂不嘉,闷滞非所遇。
铃语出林表,风期呼我住。
寻幽本素志,触热咏嘉句。
午枕得高深,复觉清景驻。
谁云适所愿,永乏济世具。
以兹一梦顷,可况百年遇。
咄哉郭氏子,破甑尚欲顾。
疢忧倦征行,金火方牴牾。
宵分饷群仆,乘月问前路。
小儿何自至,楫我陈洲渡。
暗浪击层崖,平沙起惊鹭。
莽苍川花开,冥蒙山气聚。
物情岂不嘉,闷滞非所遇。
铃语出林表,风期呼我住。
寻幽本素志,触热咏嘉句。
午枕得高深,复觉清景驻。
谁云适所愿,永乏济世具。
以兹一梦顷,可况百年遇。
咄哉郭氏子,破甑尚欲顾。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者在长途跋涉中的情景和内心感受。开篇“疢忧倦征行,金火方牴牾”表达了旅者的疲惫和对前路的迷茫。紧接着“宵分饷群仆,乘月问前路”则写出了夜晚时分,仆人们准备好食物,借着月光询问前方道路的情景。
“小儿何自至,楫我陈洲渡”中,小儿可能是旅途中遇见的孩童,或许是在陈洲渡这个地点偶遇。而“暗浪击层崖,平沙起惊鹭”则描绘了自然景象,既有激烈的水流,也有平静的沙滩,以及突然飞起的鹭鸟,展现出大自然的多样性。
接着,“莽苍川花开,冥蒙山气聚”写出了春天川中的花朵盛开和远处山脉中弥漫的云雾。诗人通过这些景象表达了一种物我交融的境界,情感上是“岂不嘉”,但同时也有“闷滞非所遇”的无奈。
在“铃语出林表,风期呼我住”中,铃声和风声似乎在召唤诗人停留。诗人寻找内心的宁静和初心,“触热咏嘉句”,午休时得到了片刻的深度休息,醒来后又沉浸于清新的景致。
“谁云适所愿,永乏济世具”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感慨。而以此一梦相比,百年遇合之事更显得珍贵。最后,“咄哉郭氏子,破甑尚欲顾”中,似乎在叹息某个人的行为,或许是在表达对过往记忆的留恋。
整首诗通过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波动和哲思,是一篇融合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的佳作。
子昔负奇气,携书游泮庠。
学成迈流辈,策足驰康庄。
袖然掇乡荐,职教居蜀邦。
乐育著成绩,升擢闽海旁。
讲道心靡懈,善诱极周详。
于兹复九载,化雨深门墙。
既最天官考,超秩严诠量。
谓子才力优,岂宜专一方。
分教登胄学,斯文有荣光。
时当仲冬候,旋载南京航。
河冰冻未坚,执别途路长。
翔风振林木,鸿雁鸣且翔。
徘徊不能去,浩歌慨以慷。
愿言厉初志,为国成俊良。
作诗写朋好,白首无相忘。
君子谢时好,幽居恒晏如。
开轩种梅树,宛若临西湖。
托根既得所,不受纤尘污。
岁寒濯冰雪,粲粲明肌肤。
幽芳袭图史,疏影交座隅。
於焉企高洁,澹泊聊自娱。
一朝领文教,中道异所趋。
梦寐二十载,延想徒踟蹰。
素心谅可托,白首期不渝。
他时幸归老,庶以返其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