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钟山悟真庵西竹林间苍崖千尺岁久折裂余与敦素行山中至此未尝不徘徊庵僧为开轩向之尽收其形胜名曰两翁作此》
《钟山悟真庵西竹林间苍崖千尺岁久折裂余与敦素行山中至此未尝不徘徊庵僧为开轩向之尽收其形胜名曰两翁作此》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水边脩竹才堪数,竹外苍崖已半颓。

我辈自追方外乐,轩窗谁为此间开。

待邀山月三人共,要听松风万壑哀。

坐久篆畦香绕遍,碧消烟缕雪残灰。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钟山悟真庵西竹林间的一次独特体验。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的交融。

首句“水边脩竹才堪数”,描绘了水边稀疏的修长竹子,寥寥几笔勾勒出竹林的静谧与清幽。接着,“竹外苍崖已半颓”则将视线转向远处,苍老的岩石在竹林之外显得破败不堪,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变迁。

“我辈自追方外乐,轩窗谁为此间开。”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追求超脱世俗的快乐,仿佛他们找到了一处隐秘的天地,轩窗被特意打开,让这方天地的美景得以展现在眼前。

“待邀山月三人共,要听松风万壑哀。”诗人邀请山中的明月与自己及友人共享这份宁静,同时期待聆听山谷中松风吹过时的哀婉之声,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深邃。

“坐久篆畦香绕遍,碧消烟缕雪残灰。”最后两句描述了长时间静坐后,篆香的香气弥漫四周,碧绿的香烟逐渐消散,留下残存的灰烬。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超然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客江城归期尚阻

晴坂桑麻绿,春溪蘋藻香。

家林方歉岁,身纪且殊乡。

澒洞时机密,淹留日计长。

此生归造物,不必殢行藏。

(0)

庐山道中

叠叠苍峦别是天,往来即是地行仙。

拨云峰底落红雨,冷翠谷中浮紫烟。

树色净依山色古,樵声清共瀑声传。

远公不作渊明醉,结社徒然怀白莲。

(0)

冷泉亭

小朵峰前玉镜寒,几回倚杖听潺湲。

箕公饮涧非凡水,慧理呼猿是此山。

亭角静依金刹古,树身凉卧石阑閒。

无因可洗人间热,时御清风照影还。

(0)

九日留彭泽

牢系扁舟在树根,依然风物晋时村。

几年思采东篱菊,此际狂倾北海樽。

野鹤离群翔碧落,江鸿排字入黄昏。

有人若学渊明隐,五柳萧疏静掩门。

(0)

冷翠谷口占·其一

乱山蔽天尽,丛涧绕山流。

茅屋冷欲压,今日方中秋。

(0)

瑞峰院

石屏树幄白云端,溪路生苔树石间。

闲访禅家问尘世,总言尘事不相干。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