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山蔽天尽,丛涧绕山流。
茅屋冷欲压,今日方中秋。
乱山蔽天尽,丛涧绕山流。
茅屋冷欲压,今日方中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山间的景象。"乱山蔽天尽"写出了群山连绵,层峦叠嶂,仿佛遮蔽了天空,展现出山势的雄浑与壮阔。"丛涧绕山流"则描绘了山谷间溪流潺潺,流水穿越山涧,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和生机。
"茅屋冷欲压"一句,诗人通过茅屋的冷清和压抑,传达出深秋季节的寒意,以及孤独寂寥的心境。"今日方中秋"点明了时间,中秋节的到来,却并未带来团圆的热闹,反而更显出诗人的孤寂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整体来看,董嗣杲在这首诗中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冷峻而富有诗意的秋山图,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自然的深深感慨。
微云漏疏雨,春事将结束。
小径敷落红,长条已栖绿。
行行扣禅关,寂寂攲老屋。
犬吠知客来,岩栖见僧独。
涟漪漾方池,菁葱郁佳木。
立教虽尚空,存心未脱俗。
于世竟何裨,零落归山谷。
极乐迷群生,无生惑三竺。
风光慰羁人,聊此寓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