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云漏疏雨,春事将结束。
小径敷落红,长条已栖绿。
行行扣禅关,寂寂攲老屋。
犬吠知客来,岩栖见僧独。
涟漪漾方池,菁葱郁佳木。
立教虽尚空,存心未脱俗。
于世竟何裨,零落归山谷。
极乐迷群生,无生惑三竺。
风光慰羁人,聊此寓游目。
微云漏疏雨,春事将结束。
小径敷落红,长条已栖绿。
行行扣禅关,寂寂攲老屋。
犬吠知客来,岩栖见僧独。
涟漪漾方池,菁葱郁佳木。
立教虽尚空,存心未脱俗。
于世竟何裨,零落归山谷。
极乐迷群生,无生惑三竺。
风光慰羁人,聊此寓游目。
这首诗描绘了头陀寺废墟的景象与诗人对佛教思想的感悟。首句“微云漏疏雨,春事将结束”以轻柔的雨滴和即将消逝的春天氛围,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时间流逝的感慨。接着,“小径敷落红,长条已栖绿”通过凋零的花瓣与新生的绿叶对比,暗示着生命循环的自然规律。
“行行扣禅关,寂寂攲老屋”描绘了诗人步入废弃寺院的情景,老屋倾斜,禅关静默,营造出一种荒凉而深邃的意境。犬吠声打破了寂静,僧人的独居生活与外界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强调了孤独与宁静的主题。
“涟漪漾方池,菁葱郁佳木”转而描写水池与树木的生机勃勃,与前文的衰败形成对比,暗示着生命与希望的存在。然而,“立教虽尚空,存心未脱俗”则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深刻思考,认为虽然教义追求空灵,但内心仍难以完全脱离世俗。
最后,“于世竟何裨,零落归山谷”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反思,似乎在探讨个人在世间的作用与最终归宿。而“极乐迷群生,无生惑三竺”则可能涉及对佛教中极乐世界与轮回观念的思考,以及对众生与宇宙真理的困惑。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宗教与自我认知的探索与感悟,充满了对时间和存在的深沉思考。
少年好纸笔,长事行间役。
落落惭父书,为国空驰驱。
三吴早分阃,一麾岂惮远。
两越五六秋,水犀雄貔貅。
南征复七载,鲸波息闽海。
百粤虑转深,谁怜和氏心?
千金几垂罄,松菊荒三径。
紫泥俨回鸾,万里重入关。
稽颡玉墀侧,回头惊泽国。
已分老楼船,羯来忽朝天!
古来忠与义,自可居蛮狄。
何当圣主恩,付以羽林军。
有怀未及吐,出振渔阳旅。
讵意流涕余,翻向长沙居!
嗟哉渔阳镇,边愁不可问。
凄其塞上行,何处古长城?
偶逢路旁女,泣下前致语:“阿郎戍边陲,何来轻薄儿?
莫展合欢席,置妾章台陌。
郎忧未能纾,妾忧殊难祛。
踟蹰日挥泪,王孙数停骑。
呼酒意翩翩,谁不窥婵娟?
但谓青楼下,安有罗敷者!
力竭计方穷,匕首飞白虹。
将以谢天纪,未忍先郎死。
赤胆犹斗悬,寸心亦金坚。
相期在白首,郎能知妾否?
行行蓟门东,云沙迷晴空。
寒衣欲前挈,北向更呜咽。
不怨夫婿未封侯,愿持妇德如金瓯”。
听罢拂须三太息,谁信红颜气英特!
《入关述》【明·戚继光】少年好纸笔,长事行间役。落落惭父书,为国空驰驱。三吴早分阃,一麾岂惮远。两越五六秋,水犀雄貔貅。南征复七载,鲸波息闽海。百粤虑转深,谁怜和氏心?千金几垂罄,松菊荒三径。紫泥俨回鸾,万里重入关。稽颡玉墀侧,回头惊泽国。已分老楼船,羯来忽朝天!古来忠与义,自可居蛮狄。何当圣主恩,付以羽林军。有怀未及吐,出振渔阳旅。讵意流涕余,翻向长沙居!嗟哉渔阳镇,边愁不可问。凄其塞上行,何处古长城?偶逢路旁女,泣下前致语:“阿郎戍边陲,何来轻薄儿?莫展合欢席,置妾章台陌。郎忧未能纾,妾忧殊难祛。踟蹰日挥泪,王孙数停骑。呼酒意翩翩,谁不窥婵娟?但谓青楼下,安有罗敷者!力竭计方穷,匕首飞白虹。将以谢天纪,未忍先郎死。赤胆犹斗悬,寸心亦金坚。相期在白首,郎能知妾否?行行蓟门东,云沙迷晴空。寒衣欲前挈,北向更呜咽。不怨夫婿未封侯,愿持妇德如金瓯”。听罢拂须三太息,谁信红颜气英特!
https://shici.929r.com/shici/e6KK2bC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