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苍一林石,零散少存者。
分携多子孙,不胜落田野。
虚堂有天就,乃在绝壁下。
存者宁非真,散者亦已假。
相君久藏山,远客初系马。
幽玩埋莓苔,孤嘀坐梧槚。
方咏兹游清,未敢泥风雅。
苍苍一林石,零散少存者。
分携多子孙,不胜落田野。
虚堂有天就,乃在绝壁下。
存者宁非真,散者亦已假。
相君久藏山,远客初系马。
幽玩埋莓苔,孤嘀坐梧槚。
方咏兹游清,未敢泥风雅。
这首宋诗《石林》是周文璞所作,描绘了一片孤独而零散的石林景象。诗人感慨石林的苍茫与稀疏,它们分散在田野之间,似乎子孙凋零,难以抵挡岁月的侵蚀。石林的存在虽显得孤独,但诗人认为这正是自然的真实面貌,分散的石头也寓含了生命的流转和假象。
诗人将自己比作"远客",在石林中驻足,欣赏其深幽之美,静坐于莓苔覆盖的梧槚之下。他沉醉于这种清幽的游历,但又提醒自己不要过于追求风雅的附庸,而是要欣赏石林的本真之美。整首诗通过石林的描绘,传达出对自然与人生无常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