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雪度江楼,萧萧生晚愁。
轻回青雀舫,密隐白鸥洲。
游女佩堪掷,宓妃珰可留。
无媒向空阔,含思对沧流。
朔雪度江楼,萧萧生晚愁。
轻回青雀舫,密隐白鸥洲。
游女佩堪掷,宓妃珰可留。
无媒向空阔,含思对沧流。
这首《舟中对雪》由明代诗人王廷陈所作,描绘了舟中人在江楼之上,面对飘落的雪花时的思绪与情感。
首句“朔雪度江楼”,以“朔雪”点明了雪花的来源,暗示着寒冷与遥远;“度”字则赋予了雪花一种动态感,仿佛它们正从远方缓缓飘来,跨越江楼,带来一片静谧与清冷。接下来,“萧萧生晚愁”一句,通过拟声词“萧萧”形象地描绘了雪花落地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同时“晚愁”二字直接表达了诗人面对冬日夜晚的忧郁心情。
“轻回青雀舫,密隐白鸥洲”两句,运用了对比手法,一方面描绘了雪花轻盈地在青雀舫上回旋,另一方面则想象雪花在白鸥洲上悄悄隐藏,既展现了雪花的轻盈与神秘,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细腻与敏感。
“游女佩堪掷,宓妃珰可留”两句,借用了古代神话中的典故,游女和宓妃分别代表了美丽与神秘,诗人将雪花比作游女佩戴的饰品,可以随意抛掷,又比作宓妃的玉珰,值得珍藏。这里不仅体现了雪花的美丽,也寄托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之情。
最后,“无媒向空阔,含思对沧流”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广阔天地与奔腾江水时的深沉思考。在无尽的空间与时间面前,诗人似乎找到了某种共鸣,他的思绪随着江水流动,充满了对生命、自然以及宇宙奥秘的感慨与探索。
整体而言,《舟中对雪》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景观时的独特感受,既有对美的赞叹,也有对人生的深思,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綵绳百尺阑青天,朱竿对起遥相牵。
广场突出层台外,虹梁平铺如直弦。
双娥靓妆迭呈技,一来一去浑争妍。
玉腕擎衡步移稳,恍惚退后还追前。
特立宫鞋掉罗袜,丰姿袅娜疑飞仙。
绣带飘扬绾晴日,翠裙展拆拖霏烟。
慢撚纤腰斜摆柳,蓦佯失跌倒垂莲。
怒虬拔湫迸锁跃,狡猱升木当空悬。
莫谓轻身博一笑,为君撒尽缠头钱。
黄云贴天天不高,万里一色迷江郊。
朔风向晚吹不散,纷纷变作瑶花飘。
瑶花飘飘寒气重,万木槎牙尽僵冻。
梅花何事得春先,独放寒香暗浮动。
孤山老翁何洒然,对此梅花经廿年。
等閒不肯入城去,诗名往往人间传。
人间传名名已好,化去喜无封禅草。
当时朝士葬西湖,至今羞见孤山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