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午既陵夷,群材共沦谢。
唯有青青松,于今被王化。
典午既陵夷,群材共沦谢。
唯有青青松,于今被王化。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自然景象与哲理的结合,寓意深刻。"典午既陵夷"一句,通过山丘的倾圯来比喻世事的沧桑变化,表达了物是人非、时光流逝的感慨。"群材共沦谢"则进一步强化了这一主题,意味着不仅是单一的事物,甚至是所有的繁盛都会随时间而消亡。
然而,在这普遍衰败中,"唯有青青松"却独自屹立。这棵松树,不仅没有随着其他事物一起凋谢,反而"于今被王化"。这里的"王化"通常指的是至高无上的境界,或是受到君主恩泽的洗礼。在此,它象征着超脱尘世、不为世俗所动摇的境界。
诗人通过这棵松树,传达了一种坚韧不拔、超凡脱俗的精神状态。这首诗既展现了诗人的高远志趣,也映照出其对生命和宇宙本原的深刻洞察。
一曲莓苔地,风光属老慵。
稍除疏冗蔓,略植典刑松。
徙石云纹出,移花月影从。
买时才数本,我处已三重。
红叶刚遮砌,高枯未掩筇。
干唯求老健,姿不取纤浓。
雏笋犹呼凤,稚藤也学龙。
夜阶云淰淰,晴槛雨淙淙。
障日聊铺苇,防窊且益封。
公然藏小鸟,亦自集间蜂。
分翠来屏扇,流香扑酒钟。
折攀愁楚女,浇剔倩吴侬。
景入单条画,清连怪石供。
幽奇无大小,袖里九华峰。
送云归老岫,荷蓧量幽潭。
古榻连池损,痴禅著谜参。
閒胶踏石屐,小立探春骖。
竹路编龙子,花时过长男。
草侵红版谷,蕉短绿天庵。
角焰抽寒穗,垆丝吐睡蚕。
农人占九九,童子契三三。
溪鸟藏深滟,涧毛露浅鬖。
疏经通老衲,书额过精蓝。
欲访东林去,陶家借竹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