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般若台为无怀上人作》
《般若台为无怀上人作》全文
明 / 袁宏道   形式: 古风

般若禅人晓禅味,辟如屋底看山翠。

又如人持京师书,虽不是香有香气。

荒台老骨一片青,风吹日炙石文腥。

携将三百溪藤纸,摩取四十二章经。

(0)
鉴赏

此诗由明代诗人袁宏道所作,名为《般若台为无怀上人作》。诗中以般若禅人之视角,描绘了对禅悟与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

首句“般若禅人晓禅味”,点出主题,般若禅人对禅学有深刻的理解和领悟。接着,“辟如屋底看山翠”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从平凡之处发现不凡之美,如同在屋内也能欣赏到窗外山色的翠绿,强调了禅悟的普遍性和内在性。

“又如人持京师书,虽不是香有香气”,进一步深化了这一观点,指出即使没有外在的香气,内心也能感受到书籍(知识)的香气,即通过内心的修行和领悟,能感知到精神层面的丰富和美好。

接下来,“荒台老骨一片青,风吹日炙石文腥”描绘了一幅荒凉之地的景象,但通过“一片青”这一细节,暗示了生命或精神的坚韧与不屈,即使在艰苦环境中,也能保持生机与活力。同时,通过“风吹日炙石文腥”这一描述,也隐含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痕迹,但这种痕迹并非全然负面,而是蕴含着历史的沉淀和故事的丰富性。

最后,“携将三百溪藤纸,摩取四十二章经”表达了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通过携带纸张和阅读经典,不断积累和探索,以求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这里不仅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也体现了对传统文化和智慧的尊重与传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禅悟与自然、知识与精神之间的深刻联系,以及在平凡生活中发现美、追求智慧的哲理。

作者介绍
袁宏道

袁宏道
朝代:明   字:中郎   号:石公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生辰:1568~1610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
猜你喜欢

赠吕正宾长篇

海气扑城城不守,倭奴夜进金山口。

铜签半傅鸊鹈膏,刀血斜凝紫花绣。

天生吕生眉采竖,别却家门守城去。

独携大胆出吴关,铁皮双裹青檀树。

楼中唱罢酒半曛,倒著儒冠高佛云。

从游泮水践绳墨,却嫌去采青春芹。

吕生固自有奇气,学敌万人非所志。

天姥中峰翠色微,石榻斜支读书处。

(0)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其一九六刘文正公

脱迹空门,致身台铉。大计密谋,忠勤不倦。

滦京崇崇,王气所钟。定鼎宅中,召公之功。

(0)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其二十六周公

穆穆元圣,道光八夤。九罭颂德,重译归仁。

思兼勤施,经制大备。太平之业,赉及万世。

(0)

送郭使君赴太原节推

吾闻燕赵出豪俊,郭子才气何瑰奇。

雕鹗翱翔整风翮,骅骝腾踏开霜蹄。

除书小试还佐郡,轺车遥遥指三晋。

读书读律一以贯,盘错恢恢有馀刃。

问君听狱何所同,冰壶一片悬心胸。

民俗简朴矧易治,依稀乃有陶唐风。

桑乾河边冰已泮,春明门外日色烂。

青鬓红颜照锦袍,道上行人谁不羡。

新知义气情不无,何以赠子双昆吾。

临风忼慨浩歌起,期子异政传京都。

(0)

天泉楼夜坐和萝石韵

莫厌西楼坐夜深,几人今夕此登临?

白头未是形容老,赤子依然浑沌心。

隔水鸣榔闻过棹,映窗残月见疏林。

看君已得忘言意,不是当年只苦吟。

(0)

山僧

岩下萧然老病僧,曾求佛法礼南能。

论诗自许窥三昧,入圣无梯出小乘。

高阁松风飘夜磬,石床花雨落寒灯。

更深月出山窗曙,漱齿焚香诵《法楞》。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