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僧》
《山僧》全文
明 / 王守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岩下萧然老病僧,曾求佛法礼南能。

论诗自许窥三昧,入圣无梯出小乘。

高阁松风飘夜磬,石床花雨落寒灯。

更深月出山窗曙,漱齿焚香诵《法楞》。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深居山中的老僧形象,通过对他的生活细节和内心世界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其修行的坚定与对诗歌艺术的追求。首联“岩下萧然老病僧,曾求佛法礼南能”点明了僧人的身份与经历,他不仅寻求佛法,还曾向南能大师学习,暗示其在宗教修行上的深厚根基。

颔联“论诗自许窥三昧,入圣无梯出小乘”则揭示了僧人对诗歌艺术的热爱与自我期许。他自认为能够领悟诗歌的精髓(三昧),并表达了自己在追求圣境的过程中,不满足于小乘的境界,显示出其对更高层次精神追求的渴望。

颈联“高阁松风飘夜磬,石床花雨落寒灯”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庄严的氛围。高阁之上,松风与夜磬交织,石床上洒落着如花雨般的光影,寒灯映照出僧人的身影,这一切都显得格外宁静祥和,仿佛是僧人心境的外化。

尾联“更深月出山窗曙,漱齿焚香诵《法楞》”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氛围。深夜时分,月光透过山窗,照亮了僧人的世界。他以清漱之水净口,点燃香火,诵读《法楞》,这一系列动作不仅体现了他对修行的严谨态度,也象征着他内心的光明与纯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刻的内心独白,展现了山中老僧在修行与艺术追求之间的和谐统一,以及他对精神世界不懈探索的执着精神。

作者介绍
王守仁

王守仁
朝代:明   字:伯安   号:阳明   生辰: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猜你喜欢

题道士林栖霞碧萝猿洞

溪上垂萝几百尺,石洞阴阴闷长日。

昔人学道居其间,尘世纷纷未尝识。

白猿一啸下青山,药瓢丹灶共往还。

岩扉自掩明月上,石床不扫白云閒。

伊谁寻真百年后,道机通玄七闽秀。

宝笈仙书入夜观,镡津霞气临晨漱。

秋风袅袅吹绿萝,猿声时答步虚歌。

明年买棹七峰雨,洞天鸡犬知相遇。

(0)

午日白沙驿阻涨感怀二首·其二

柳暗沧洲路,山回螺浦津。

群儿环白发,应忆远游人。

(0)

午日白沙驿阻涨感怀二首·其一

佳节深山度,禽声破寂寥。

坐爱溪蒲绿,那须渍酒瓢。

(0)

观山寺四首·其四

长思静者居,此地即吾庐。

榻寄青龙藏,经横白鹿车。

渔歌闻欸乃,僧酒灌醍醐。

去住成泡影,轩裳意转疏。

(0)

送徐陵如朱尔凝北上·其六

随地流泉万斛多,棘围春暖墨生波。

会须力挽江河势,莫负飞龙第一科。

(0)

丰干寄怀戴天卿

我昨过隆阜,问子人不识。

见子因吾友,执手便相得。

嗟我阅世多,老眼太青白。

如子自不群,肝肠映颜色。

我从齐云还,留连爱落石。

僧厨爨无烟,溪边学闭息。

须臾千村素,犹馀半岩黑。

绝叫清景中,不禁酒喉亟。

飞书往报子,犯夜旋相即。

岂无严城限,况复路崎仄。

感子欣然来,累累载觞炙。

使我获一醉,陶然共枕籍。

别子几何时,又见阳月易。

丰干与隆阜,相望苦相忆。

东门李女郎,颇不事妆饰。

迎门粲一笑,此意可怜惜。

期子重来过,楼头新月直。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