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法华庵同诸开士限韵》
《法华庵同诸开士限韵》全文
明 / 袁宏道   形式: 排律  押[覃]韵

送云归老岫,荷蓧量幽潭。

古榻连池损,痴禅著谜参。

閒胶踏石屐,小立探春骖。

竹路编龙子,花时过长男。

草侵红版谷,蕉短绿天庵。

角焰抽寒穗,垆丝吐睡蚕。

农人占九九,童子契三三。

溪鸟藏深滟,涧毛露浅鬖。

疏经通老衲,书额过精蓝。

欲访东林去,陶家借竹蓝。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山中隐居生活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法华庵内僧侣们的日常与心境。首句“送云归老岫,荷蓧量幽潭”描绘了云彩归隐山峰,僧侣手持荷蓧测量幽深潭水的情景,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接着,“古榻连池损,痴禅著谜参”两句,通过描述古老的榻床与池水的连接,以及僧侣在痴禅中探索谜题的过程,展现了修行者的专注与智慧。诗人巧妙地运用“痴禅”一词,既表现了僧侣对佛法的执着追求,也暗示了他们内心的平静与超然。

“閒胶踏石屐,小立探春骖”则描绘了僧侣们在山间小径上行走,踏着石屐,偶尔驻足欣赏春天景色的场景,体现了他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竹路编龙子,花时过长男”进一步展示了山中独特的自然景观,竹林蜿蜒,花朵盛开,仿佛是大自然赋予的画卷。

“草侵红版谷,蕉短绿天庵”两句,通过草木的生长与庵舍的映衬,展现了自然与人工环境的融合之美。而“角焰抽寒穗,垆丝吐睡蚕”则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冬季的寒冷与春季的生机,体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循环。

“农人占九九,童子契三三”两句,通过农事与儿童的游戏,展现了生活的简单与纯粹,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与四季的更替。最后,“溪鸟藏深滟,涧毛露浅鬖”描绘了溪流中的小鸟隐藏于波光粼粼之中,涧边的动物露出浅浅的鬖毛,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不仅展现了法华庵内僧侣们的日常生活与精神世界,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的向往。

作者介绍
袁宏道

袁宏道
朝代:明   字:中郎   号:石公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生辰:1568~1610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
猜你喜欢

送罗仲仁试艺南宫

绍兴廉吏谁第一,君家郎罢真无匹。

腰缠墨绶不请钱,妻啼儿号穷刮骨。

清无人知有天知,四囝三个攀桂枝。

不应一个独见遗,今秋君与一鹗飞。

君不见吾州状元晚得意,董公五十有三岁。

君今加渠更三年,春风射策君勉旃。

(0)

和王司法雨中惠诗二首·其一

绝怜法曹三尺喙,不办太仓五升米。

胡奴走送今寂然,公路如何令至此。

春花秋月千首诗,一字不曾堪疗饥。

黄独已空镵底用,玉徽冻脱琴为炊。

穷鬼偏随天下士,再结柳车君但试。

不应满腹贮六奇,岂有逐贫无一计。

诗中哀怨海样深,青灯搔首夜沉沉。

一尊往慰风雨晚,莫管带围宽一眼。

(0)

龚令国英约小集感冷暴下归卧感而赋焉二首·其二

吏卒稀仍散,僮奴野自亲。

问吾适无恙,遽病此何因。

初觉身为客,还疑老逼人。

焚香发深省,一笑对残春。

(0)

晓登子城

鞋响新霜后,襟暄野日初。

寒溪半湾落,远树一行疏。

老矣端何苦,归哉不愿馀。

终更犹半岁,作么度居诸。

(0)

送薛子约下第归永嘉

河东鸑鷟志青天,冀北麒麟受玉鞭。

二十年前元脱颖,五千人里又遗贤。

请君更草凌云赋,老我重看斫桂仙。

趁取春风双鬓绿,收科谁后复谁先。

(0)

和罗巨济教授雪二首·其一

天悭聊尔落,地暖未教深。

犹放遥岑碧,偏鸣密竹林。

似供愁里眼,小恼客边心。

诗卷开还阖,清寒溢素襟。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