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方万里史敬舆陈孝先龚圣予胡穆仲相继沦没令人感怆》
《方万里史敬舆陈孝先龚圣予胡穆仲相继沦没令人感怆》全文
宋 / 仇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诸老俱尘土,令予双泪流。

几年能再见,一气故应休。

江左衣冠尽,人间翰墨留。

空山茅屋底,野史属谁修。

(0)
翻译
所有的老人都已化为尘土,让我忍不住两行泪水流下。
还能有几年能再次相见,一口气或许就该结束了。
江东的名门贵族都已不在,人间只留下他们的书法和著作。
在这空寂的山中茅屋里,谁来整理这些野史呢?
注释
诸老:指代众多老年长辈。
俱:都。
尘土:比喻死亡或消失。
令:使得。
予:我。
几:表示不确定的数量。
年:年份。
能:能够。
再:再次。
见:相见。
一气:一口气,这里指生命。
故:所以。
应:应当。
休:结束。
江左:古代地理区域,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这里指江东世家。
衣冠:指代士族或显赫家族。
尽:全部。
人间:人世间。
翰墨:书法和文字。
空山:荒凉寂静的山。
茅屋:简陋的草屋。
底:底下,此处指屋内。
野史:未经正式编纂的历史记录。
属:归属,指由谁来做。
谁:疑问词,指代不明身份的人。
鉴赏

诗人以沉痛的心情,面对故旧相继凋零的情景,不禁双泪长流。他们渴望着几年后能再次见到那些亲朋好友,但现实却是“一气”之间便不复存在,这种无常让人感到难以释怀。

“江左衣冠尽”,这里的“江左”指的是长江之南,代指诗人的故乡或熟悉的地方。“衣冠尽”,则是形容那些曾经活跃在这个地方上的人物,如今都已不复存在。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人间翰墨留”一句,透露出诗人希望通过文学作品来传承那些已经逝去的人和事。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诗人作为文化人的自我使命感,以及他们对于知识和文化传承的重视。

最后两句,“空山茅屋底,野史属谁修”,则描绘了一种荒凉与寂静的景象。茅屋是古代乡间简单的住所,而“空山”则给人一种孤独与废弃之感。“野史”通常指的是非官方的历史记录或民间传说,诗人在这里发出疑问,这些野史将来又由谁去整理和传承?

总体而言,此诗是一首充满了悲凉情绪的哀悼之作。诗人通过对逝者怀念、对现实无奈以及对文化传承的担忧,表达了一种时代变迁中个人渺小与无力的感慨。

作者介绍

仇远
朝代:宋   字:仁近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247年~1326年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猜你喜欢

渡河

黄河春冻解,太华晓云晴。

匹马蒲关渡,中流津吏迎。

(0)

戍妇辞

岁岁天山雁,衔书不到家。

君看陇头雪,应念雒阳花。

(0)

咏古·其一

一日犹炎汉,三分是武侯。

出师遗表在,涕泪至今流。

(0)

莺脰湖作

雪助湖光白,风开野色新。

白鸥相识否,前度弄梅人。

(0)

上滩

舟随乱石转,转转上青天。

十八滩行尽,行人非少年。

(0)

南粤辞·其一

尉佗戍五岭,能得粤人心。

移书告横浦,绝道恐兵临。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