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随乱石转,转转上青天。
十八滩行尽,行人非少年。
舟随乱石转,转转上青天。
十八滩行尽,行人非少年。
这首诗名为《上滩》,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舟随乱石转,转转上青天”的开篇,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船只在湍急河流中穿梭,随着乱石起伏,最终仿佛要直入云霄的壮丽景象。这种动态与静态的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雄伟与力量,也隐含着人生的起伏和挑战。
“十八滩行尽,行人非少年”这两句则将自然景观的壮美与人生哲理巧妙结合。十八滩象征着旅途中的重重困难与挑战,而“行尽”二字则表达了克服困难的决心与毅力。然而,“行人非少年”则暗示了岁月的流逝与人生的沧桑,即使历经千辛万苦,人们也不再是当年的青涩少年,这既是对自然景观的感慨,也是对人生历程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既有壮阔的自然景观描写,又蕴含着深邃的人生哲理,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表达。
君不见司马子长志横秋,少年足迹不肯休。
胸中盘屈奇伟气,笔力直与造化侔。
又不见杜陵子美夸壮游,一身几走半九州。
吟怀吐纳天地秀,作为篇章光斗牛。
君今去去几千里,匣剑囊书赴知已。
知已从来素有情,投机之会趋功名。
功名岂有作能致,莫辞跋涉长江行。
长江四月南风起,武昌鱼饮秦淮水。
南风不八又西风,食鱼休忘胪鱼美。
天涯别梦思城东,何日一樽重与同。
草桥夜醉月明下,桃关晴吟春色中。
不堪蜀魄相催去,却怜樯燕相留住。
一片离情去住间,正是游人肠断处。
荆湖右道分南北,势与中原岂县隔。
五湖膏血互吞噬,万里烟尘入谋画。
莫如子长子美但能事文章,蚤归来献平戎策。
《送翁宾暘荆湖》【宋·周端臣】君不见司马子长志横秋,少年足迹不肯休。胸中盘屈奇伟气,笔力直与造化侔。又不见杜陵子美夸壮游,一身几走半九州。吟怀吐纳天地秀,作为篇章光斗牛。君今去去几千里,匣剑囊书赴知已。知已从来素有情,投机之会趋功名。功名岂有作能致,莫辞跋涉长江行。长江四月南风起,武昌鱼饮秦淮水。南风不八又西风,食鱼休忘胪鱼美。天涯别梦思城东,何日一樽重与同。草桥夜醉月明下,桃关晴吟春色中。不堪蜀魄相催去,却怜樯燕相留住。一片离情去住间,正是游人肠断处。荆湖右道分南北,势与中原岂县隔。五湖膏血互吞噬,万里烟尘入谋画。莫如子长子美但能事文章,蚤归来献平戎策。
https://shici.929r.com/shici/FcPN9C.html
奇石烂横道,兹山信多姿。
江湖酾两股,一泓乃孤危。
相傅龙所家,或恐神获持。
腥风转霮{上雨下对},险崖对立淋漓。
惜无纬萧勇,控此抱宝痴。
山僧作屋意,惨澹生幽思。
胡为金缪影,颠倒眩俗儿。
坐来百念失,苍官导前驰。
招提果深登,履痕恍前期。
咄哉少肉山,著此高颧师。
端能致遨游,绝唱相娱嬉。
过溪亦何事,相送了不疑。
渠能缚禅律,因来数须眉。
我爱秦郎记,字压头陀碑。
月林只夜夜,人物自一时。
贤愚尽蚁封,来者吾得知。
一剑凌风,跨六鳌头,登群玉峰。
听金童宣敕,琼胎掇送,大唐进士,圣宋仙翁。
琪树玲珑,宝花散漫,香霭天枝绕绛空。
後五日,有竹湖公相,梦叶非熊。
峥嵘得子如龙。
傲南墅修篁皓鹤中。
似银瓶碾月,一清彻底,玉虹贯斗,千丈蟠胸。
洛殿催班,燃灯赐对,九万鹏程瞬息通。
蟠桃宴,与蟾宫双桂,长伴乔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