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云野水。一声长笛芦花里。明月江天。
搔首西风懒待眠。萍踪何处。片篷飞下沧浪去。
子夜吴歌。万里征夫奈若何。
孤云野水。一声长笛芦花里。明月江天。
搔首西风懒待眠。萍踪何处。片篷飞下沧浪去。
子夜吴歌。万里征夫奈若何。
这首明代词人任环的《减字木兰花·道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离愁的画面。"孤云野水",寥寥四字,勾勒出词人在旅途中的孤独与自然环境的荒寂,仿佛只有孤云和流水相伴。"一声长笛芦花里",笛声在芦花飘飞的背景下响起,增添了凄清的意象,暗示着旅人的思乡之情。
"明月江天",明亮的月光照耀着江面,映照着词人的心境,西风中他"搔首",显示出内心的烦躁和难以入眠的无奈。"懒待眠"三字,透露出词人对漂泊生活的厌倦和对未来的迷茫。
"萍踪何处",以浮萍自比,形象地表达了词人行踪不定的生活状态,"片篷飞下沧浪去"进一步描绘了舟行江湖的画面,寓含着词人随波逐流的无奈。最后,"子夜吴歌"引入了夜晚的歌声,可能是远方传来的,引发了词人对万里之外家乡亲人的思念,"万里征夫奈若何"直抒胸臆,表达了征夫对家人的深深挂念和身处异地的苦楚。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自然景色和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词人孤独的旅程和对故乡的深深怀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转蓬亦有根,飘飖随长风。
游子岂无家,卒岁歌途穷。
宛宛同心人,咫尺钱塘东。
眷言赠芳草,轩车若游龙。
朝驰武林驿,夕止禦儿宫。
八翼排金门,双钩气如虹。
而我独何为,一室长忡忡。
伤彼四愁咏,目送寥天鸿。
端居观大运,去日常苦多。
幸有盈尊酒,宾朋各来过。
佳人出后房,被服绮与罗。
纤腰斗妙舞,皓齿扬清歌。
轻飙荡浮云,华星烂明河。
好鸟鸣高枝,文鱼翔素波。
百年若朝露,白日驰山阿。
乐哉今日宴,不饮复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