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边声切,迢迢逐暮笳。
天山飞雪暗,万树落梅花。
度漠边云断,飘空汉月斜。
那能辽左客,此夜不思家。
何处边声切,迢迢逐暮笳。
天山飞雪暗,万树落梅花。
度漠边云断,飘空汉月斜。
那能辽左客,此夜不思家。
这首诗《梅花落》由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描绘了边塞的凄凉景象与思乡之情。
首联“何处边声切,迢迢逐暮笳”,开篇即以“边声”和“暮笳”渲染出边塞的荒凉与孤独,声音在广袤的边疆上回荡,显得格外凄切。这里的“边声”指的是边塞特有的风声、马蹄声、号角声等,而“暮笳”则是傍晚时分吹奏的号角,其音调悠长,寓意着日暮的苍茫与战士们的疲惫。
颔联“天山飞雪暗,万树落梅花”,进一步描绘了边塞的寒冷与壮丽。天山之巅,雪花纷飞,一片银白,遮蔽了视线,仿佛整个世界都被雪覆盖。而“万树落梅花”则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想象中漫天的梅花随风飘落,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暗示了边塞生活的艰苦与战士们内心的坚韧。
颈联“度漠边云断,飘空汉月斜”,通过“度漠”、“边云断”、“飘空汉月斜”等意象,继续渲染边塞的辽阔与孤寂。沙漠中的云朵被风吹散,天空中挂着的月亮似乎也在缓缓倾斜,这种景象既展现了边塞的广阔无垠,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环境的恶劣。
尾联“那能辽左客,此夜不思家”,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即便是身处遥远的辽东(辽左),在这样一个寂静的夜晚,也无法抑制对家乡的思念。这句诗将个人的情感与边塞的景色紧密结合,使得整首诗既有壮美的自然景观,又有深刻的人文情感。
综上所述,《梅花落》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边塞的凄美画卷,不仅展现了边疆的壮丽与艰苦,更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境的佳作。
两眼欲读天下书,力虽不迨志有馀。
千载欲追圣人徒,慷慨自信宁免愚。
置书不读谈虚无,谁其始为此创疽。
古时泽被禽与鱼,博施所以为唐虞。
正使老释信不诬,为我未免近杨朱。
高轩大旆塞路衢,台阁尊显来于于。
安得禹皋日陈谟,沾濡四表无焦枯。
坐令事业见真儒,老农不恨老耕锄。
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
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支龙眼来。
飞车跨山鹘横海,风枝露叶如新采。
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
永元荔支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
至今欲食林甫肉,无人举觞酹伯游。
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
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
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
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
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
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
禄山炽乱,火焚昆岗。炎炎二京,鞠为战场。
百官奔走,万乘苍黄。孰城能守,孰地不亡。
瞻彼濉水,其流汤汤。有城有民,在濉之阳。
远位巡上,巡智我彊。以城授巡,巡亦克当。
贼从西来,杀气堂堂。旌旗如林,对城而行。
巡远登城,辞毅色康。城中之人,踊跃倍常。
贼知城坚,坐甲裹粮。城中食尽,杀爱以尝。
士无二志,持病扶疮。宁守城死,城不可降。
霁云勇烈,跳城轶出。走泗投贺,求兵救乏。
贺饮霁云,牢醴罗列。霁云避席,谓众云曰。
濉阳之人,不食一月。义不独饱,食下辄咽。
以刀断指,左右流泣。彼何人兮,忌忠嫉节。
心不感兮,贼功害伐。不出一兵,坐观斧钺。
霁云心折,寸寸如铁。霁云据鞍,怒发冲冠。
一矢以志,复来不完。路人傍观,涕流汍澜。
远近闻者,为之辛酸。力尽且穷,城孤无援。
至死不屈,万戈来攒。精诚内发,颜色自安。
身轻鸿毛,名重泰山。吾执唐刑,罔容于奸。
未诛禄山,先诛贺兰。
《南霁云》【宋·石介】禄山炽乱,火焚昆岗。炎炎二京,鞠为战场。百官奔走,万乘苍黄。孰城能守,孰地不亡。瞻彼濉水,其流汤汤。有城有民,在濉之阳。远位巡上,巡智我彊。以城授巡,巡亦克当。贼从西来,杀气堂堂。旌旗如林,对城而行。巡远登城,辞毅色康。城中之人,踊跃倍常。贼知城坚,坐甲裹粮。城中食尽,杀爱以尝。士无二志,持病扶疮。宁守城死,城不可降。霁云勇烈,跳城轶出。走泗投贺,求兵救乏。贺饮霁云,牢醴罗列。霁云避席,谓众云曰。濉阳之人,不食一月。义不独饱,食下辄咽。以刀断指,左右流泣。彼何人兮,忌忠嫉节。心不感兮,贼功害伐。不出一兵,坐观斧钺。霁云心折,寸寸如铁。霁云据鞍,怒发冲冠。一矢以志,复来不完。路人傍观,涕流汍澜。远近闻者,为之辛酸。力尽且穷,城孤无援。至死不屈,万戈来攒。精诚内发,颜色自安。身轻鸿毛,名重泰山。吾执唐刑,罔容于奸。未诛禄山,先诛贺兰。
https://shici.929r.com/shici/rI2Y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