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
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支龙眼来。
飞车跨山鹘横海,风枝露叶如新采。
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
永元荔支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
至今欲食林甫肉,无人举觞酹伯游。
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
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
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
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
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
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
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
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支龙眼来。
飞车跨山鹘横海,风枝露叶如新采。
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
永元荔支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
至今欲食林甫肉,无人举觞酹伯游。
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
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
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
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
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
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
(
)
〔
〕
(
)
这首诗名为《荔支叹》,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思想家苏轼(苏东坡)的作品。诗中通过描绘荔枝的珍贵和难得,以及它给人们带来的诱惑与痛苦,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和批判。
首两句“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直接描写了荔枝从产地远涉千山万水、战乱中被紧急运送的情景。这里通过荔枝的珍贵与难求,隐喻了权力和财富所带来的战争与动荡。
接着“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支龙眼来”则形象地描绘出荔枝生长的艰难环境,以及它如同珍珠般难以寻觅。这里借用了“龙眼”的神话色彩,强化了荔枝稀有的价值。
“飞车跨山鹘横海,风枝露叶如新采”一句中,“飞车”、“跨山”、“鹘横海”都表达了一种迅速而又奢侈的运输方式,而“风枝露叶如新采”则描写了荔枝即使在远途跋涉后依然保持着新鲜与美丽。
紧接着,“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直接指出了这种奢侈背后的代价——战争、死亡和痛苦的延续。这里的“宫中美人”象征权力顶端的人物,而“一破颜”则意味着他们对于荔枝的渴望和追求给人民带来的伤害。
下面几句“永元荔支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至今欲食林甫肉,无人举觞酹伯游。”表明了荔枝自古以来就是供给贵族享用的珍品,而“至今”则暗示了这种奢侈和对权力的追求并未改变,只是换了形式。
紧接着,“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表达了诗人对于普通百姓的关怀,以及希望上天能够宽容这些被权力所困扰的人们,不要让这种对奢侈品的追求成为他们的灾难。
最后,“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则是诗人对于和平时光中农业丰收的向往,以及希望领导者能够看到人民生活安稳而非追求奢侈物品。
“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为了获取权力和地位而竞相购买荔枝等奢侈品的官员的讽刺,并问道,这些东西是否真的能够滋润他们的心灵和身体。
“洛阳相君忠孝家, 可怜亦进姚黄花。”这两句则是诗人对一个有着美好品德的人的赞誉,他即使在这种社会环境中依然保持着自己的善良与正直。这里的“洛阳相君”可能是一个具体的人物,也可能是一个理想化的人物象征,代表了诗人对于道德高尚者的向往和尊重。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荔枝及其流通过程的描写,深刻揭示了社会的不平等、权力欲望以及奢侈行为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普通百姓的关怀,以及对于美好品德者的赞赏和向往。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思想内容和精巧的艺术构造,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