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荔支叹》
《荔支叹》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

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支龙眼来。

飞车跨山鹘横海,风枝露叶如新采。

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

永元荔支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

至今欲食林甫肉,无人举觞酹伯游。

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

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

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

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

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

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ītàn
sòng / shì

shízhìfēichénhuīhòubīnghuǒcuī

diānkēngxiāngzhěnjièzhīshìzhīlóngyǎnlái

fēichēkuàshānhénghǎifēngzhīxīncǎi

gōngzhōngměirényánjīngchénjiànxuèliúqiānzǎi

yǒngyuánzhīláijiāozhōutiānbǎosuìgòngzhī

zhìjīnshílínròurénshānglèibǎiyóu

hànyǒngyuánzhōngjiāozhōujìnzhīlóngyǎnshízhìhòubēnchíwángměngshòuchóngzhīhàizhěshù

tángqiāngbǎiyóuwèilínchángshàngshūyánzhuàngzhī

tángtiānbǎozhōnggàizhōuzhījìn

yuàntiāngōngliánchìshēngyóuwèichuāngwěi

shùnfēngtiáobǎidēngmínhánwèishàngruì

jūnjiànbiānqiándīnghòucàixiānglóngjiā

zhēngxīnmǎichǒngchūjīnniándòupǐnchōngguānchá

jūnsuǒzhìyǎngkǒulòu

luòyángxiāngjūnzhōngxiàojiāliánjìnyáohuánghuā

luòyánggònghuāqiánwéiyǎnshǐ

xiǎolóngcháshǐdīngjìngōngchéngcàijūn

ōuyángyǒngshūwénjūnjìnxiǎolóngtuánjīngtànyuējūnshìrénzhìzuòshì
jīnniánmǐnzhōngjiānjìndòucházhī

注释
十里:十里的距离。
置:设置。
堠:古代用于传递烽火的土堆。
兵火:战争烽火。
颠坑仆谷:山路险峻,车辆翻倒。
荔支:荔枝。
鹘横海:形容马车疾驰如鹘鸟横掠大海。
破颜:大吃一惊。
溅血:溅起尘土。
永元:东汉时期的一个年号。
交州:古代中国南方地区。
天宝:唐玄宗年号。
涪:四川涪江。
林甫肉:比喻权臣李林甫。
伯游:陆羽,著名茶专家。
赤子:比喻无辜的百姓。
尤物:美好的事物。
雨顺风调:风调雨顺。
登:丰收。
武夷溪边:指福建武夷山。
粟粒芽:小茶芽。
斗品:比赛品茶。
洛阳相君:洛阳的宰相。
可怜:令人同情。
姚黄花:姚黄牡丹,名贵品种。
翻译
每隔十里扬起一阵尘灰,每过五里就有一座烽燧催促着战事。
山路崎岖跌宕,山谷间满是倒下的车辆和士兵,只因荔枝和龙眼的到来。
疾驰的马车翻山越岭,如同鹘鸟横掠大海,枝叶带着露水仿佛刚摘下一般新鲜。
皇宫中的美人一见,惊慌失措,尘土飞扬,鲜血四溅,这情景流传千年。
永元年间,荔枝从交州运来,天宝年间每年都有贡品从涪江而来。
直到今天,人们仍想吃李林甫那样的权臣,却无人能像陆羽那样品鉴美茶。
我愿上天怜悯百姓,不要让美好的事物变成祸害。
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不愁饥寒,这才是最大的吉祥。
你看那武夷山溪边的小小茶芽,丁、蔡两姓争相购买以讨好权贵。
他们竞相献媚,今年的斗茶品成了官府指定的茶叶。
我们的君主所缺的并非这些,为何还要如此粗劣地满足口腹之欲呢?
洛阳的宰相家中,忠诚孝顺,连进献的花也是姚黄品种。
鉴赏

这首诗名为《荔支叹》,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思想家苏轼(苏东坡)的作品。诗中通过描绘荔枝的珍贵和难得,以及它给人们带来的诱惑与痛苦,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和批判。

首两句“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直接描写了荔枝从产地远涉千山万水、战乱中被紧急运送的情景。这里通过荔枝的珍贵与难求,隐喻了权力和财富所带来的战争与动荡。

接着“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支龙眼来”则形象地描绘出荔枝生长的艰难环境,以及它如同珍珠般难以寻觅。这里借用了“龙眼”的神话色彩,强化了荔枝稀有的价值。

“飞车跨山鹘横海,风枝露叶如新采”一句中,“飞车”、“跨山”、“鹘横海”都表达了一种迅速而又奢侈的运输方式,而“风枝露叶如新采”则描写了荔枝即使在远途跋涉后依然保持着新鲜与美丽。

紧接着,“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直接指出了这种奢侈背后的代价——战争、死亡和痛苦的延续。这里的“宫中美人”象征权力顶端的人物,而“一破颜”则意味着他们对于荔枝的渴望和追求给人民带来的伤害。

下面几句“永元荔支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至今欲食林甫肉,无人举觞酹伯游。”表明了荔枝自古以来就是供给贵族享用的珍品,而“至今”则暗示了这种奢侈和对权力的追求并未改变,只是换了形式。

紧接着,“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表达了诗人对于普通百姓的关怀,以及希望上天能够宽容这些被权力所困扰的人们,不要让这种对奢侈品的追求成为他们的灾难。

最后,“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则是诗人对于和平时光中农业丰收的向往,以及希望领导者能够看到人民生活安稳而非追求奢侈物品。

“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为了获取权力和地位而竞相购买荔枝等奢侈品的官员的讽刺,并问道,这些东西是否真的能够滋润他们的心灵和身体。

“洛阳相君忠孝家, 可怜亦进姚黄花。”这两句则是诗人对一个有着美好品德的人的赞誉,他即使在这种社会环境中依然保持着自己的善良与正直。这里的“洛阳相君”可能是一个具体的人物,也可能是一个理想化的人物象征,代表了诗人对于道德高尚者的向往和尊重。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荔枝及其流通过程的描写,深刻揭示了社会的不平等、权力欲望以及奢侈行为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普通百姓的关怀,以及对于美好品德者的赞赏和向往。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思想内容和精巧的艺术构造,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虎丘杂咏二首·其二

红竹栏干碧幔垂,官窑茗盏泻天池。

便应饱吃蓑衣饼,绝胜西山露白梨。

(0)

立秋日发羊城

绿榕三万树,树树挂离愁。

此地无摇落,那知已及秋。

驿楼催戍鼓,瘴海乱渔篝。

夜半乘潮发,孤篷逐野鸥。

(0)

涿州道中

帝里秋光四望通,青山一抹上阳东。

来同归雁春将歇,去似亡羊路已穷。

马足独行残月里,枣枝低拂暮山中。

萧萧易水悲风起,何处谈天碣石宫。

(0)

登城南楼

旅客携琴去不还,登楼日日望乡关。

逝将离恨随春鸟,啼遍江南雨后山。

(0)

午举人任江南泾县知县无题

妆成十五尽长眉,碧玉瓜期未有期。

新蝶爱花常护粉,春蚕独茧漫抽丝。

不看湘竹愁仍结,即化巫云梦岂知。

惆怅临风无限恨,明珰何处解相思。

(0)

同三儿雪中行汝南道上

朔雪晨行集,无边已道周。

何人茅屋问,著处野僧留。

带怯东阳瘦,寒深稚子愁。

长年飘絮里,只自愧閒鸥。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