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天山雁,衔书不到家。
君看陇头雪,应念雒阳花。
岁岁天山雁,衔书不到家。
君看陇头雪,应念雒阳花。
这首诗《戍妇辞》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描绘边疆戍妇的思乡之情,展现了战争背景下女性的孤独与哀愁。
首句“岁岁天山雁,衔书不到家”,以天山之雁比喻常年在外的丈夫,雁能传书,却无法将家书送到妻子手中,暗示了战争或戍边生活的阻隔,使得夫妻间的情感交流变得艰难。这种情感的疏离,反映了战争对家庭关系的破坏。
次句“君看陇头雪,应念雒阳花”,运用对比手法,将陇头的严冬之雪与雒阳的春日之花相对比。陇头的雪象征着边疆的寒冷与艰苦,而雒阳的花则代表了家乡的温暖与生机。通过这一对比,诗人表达了戍妇对家乡美好生活的怀念和对丈夫的深深思念。她希望丈夫能够理解她的孤独与渴望,就像在寒冷的陇头看到春天的花朵一样,感受到家乡的温暖与希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意象运用,深刻地揭示了战争对个人生活尤其是女性命运的影响,展现了人性中的坚韧与哀愁。
别离在俄顷,一刻逾千金。
茫茫百端集,匪独悲牙琴。
白日自天上,浮云且勿侵。
神仙谅虚语,忠孝珍素心。
但恐同志少,终苦力弗任。
掉头已巢父,淮南秋渐深。
不见空中书,祖筵酒重斟。
酒酣论古事,涕泪沾衣襟。
圯上一谋面,赤松何日寻。
僧寮芋初熟,未解长源簪。
炊粱不就枕,息羽宁入林。
岁月积薪暇,陟屺思故岑。
眷言审出处,所愿加砭针。
踟蹰乞片语,坐右以为箴。
我昔长安归,秋风吊袁生。
袁吴为中表,各负侠少名。
我谓子记室,亦呼袁骑兵。
袁死子已孤,子死我益惊。
生死凡夫中,苍苍有权衡。
但惜二十年,苦为名教争。
推移我岭外,肝腑摧已平。
军中周伯子,勿乃犹硁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