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管繁弦代酒筹,酒酣频整玉搔头。
少年欢剧浑难醉,手拨琵琶满座愁。
急管繁弦代酒筹,酒酣频整玉搔头。
少年欢剧浑难醉,手拨琵琶满座愁。
这首诗描绘了晚唐时期青楼中的一幕,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与情感。
首句“急管繁弦代酒筹”,生动地描绘了青楼内音乐声喧闹,乐师们弹奏着繁复的曲调,以代替饮酒的礼节。这不仅渲染了热闹的氛围,也暗示了青楼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娱乐方式。
次句“酒酣频整玉搔头”,描述了女子在饮酒至微醺时,不时整理自己头上的玉簪,这一细节既表现了女子的娇羞与优雅,也透露出她们在享受短暂欢愉的同时,内心可能存在的复杂情感。
第三句“少年欢剧浑难醉”,点出了尽管青楼中的少年们尽情欢笑、嬉戏,但这种欢乐却难以真正让人沉醉其中。这句话揭示了即使在表面上的狂欢背后,人们内心深处仍可能隐藏着无法排遣的忧愁与孤独。
最后一句“手拨琵琶满座愁”,以女子拨动琵琶的动作,将整个场景的情感推向高潮。琵琶声悠扬,似乎能穿透空气,传递出满座的愁绪。这一句不仅形象地描绘了音乐的力量,也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内心的复杂情感,以及在繁华背后难以言说的哀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晚唐时期青楼中独特的社会现象和个人情感,既有对欢乐场面的描绘,也有对深层情感的挖掘,展现了诗人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不谓村园见此花,娇红数朵眩晴霞。
可怜国色天香种,竟落田夫野老家。
略具杯盘供笋蕨,已拚杖屦污泥沙。
莫愁乳鹿衔春去,自有蓬蒿尽力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