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屋何年客,青山白日长。
种花春扫雪,看箓夜焚香。
上象壶中阔,平生梦里忙。
幸承仙籍后,乞取大还方。
云屋何年客,青山白日长。
种花春扫雪,看箓夜焚香。
上象壶中阔,平生梦里忙。
幸承仙籍后,乞取大还方。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茅山与道士梁尊师相会的情景。开篇"云屋何年客,青山白日长"两句,通过对比云间居所(云屋)的飘渺和青山白昼的悠长,表达了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对于静谧生活的向往。
"种花春扫雪,看箓夜焚香"两句,则是对诗人与梁尊师共同的隐居生活进行描绘。种花、扫雪,表明了他们对自然的亲近和敬畏之心;看箓(箓,古时用竹制成的容器,用于存放香料)焚香,则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净化的心境。
"上象壶中阔,平生梦里忙"两句,通过对比现实与梦境的差异,抒发了诗人对于现实中的繁忙无常和梦中追寻真我的矛盾心理。"幸承仙籍后,乞取大还方"则是表达了在得知梁尊师的仙籍(可能指道教的修炼记录)之后,诗人的内心充满了对永恒生命状态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神仙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