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尺湘帘日夜垂,沉香烧尽理娥眉。
世人不复怜颜色,欲乞黄金赂画师。
八尺湘帘日夜垂,沉香烧尽理娥眉。
世人不复怜颜色,欲乞黄金赂画师。
这首《宫词》由明代诗人梁以壮所作,描绘了一位身处深宫的女子的孤独与无奈。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这位女子在日复一日的寂寞生活中,对美的追求与外界的隔绝感。
“八尺湘帘日夜垂”,开篇即以“湘帘”这一意象,勾勒出深宫的封闭与幽静。八尺之帘,不仅限定了空间,也象征着女子与外界的隔离,暗示了她生活的单调与孤独。“日夜垂”三字,更加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环境的静谧,让人仿佛能感受到帘内女子的寂寞时光。
“沉香烧尽理娥眉”,进一步描绘了女子的生活状态。沉香的燃烧,既是时间的流逝的象征,也是女子日常生活的写照。在深宫之中,女子只能通过“理娥眉”来打发时间,这是一种看似闲适实则充满无奈的行为。娥眉的修饰,或许是为了在有限的空间里寻找一丝自我价值的体现,但这种努力在“世人不复怜颜色”的背景下显得格外无力。
“世人不复怜颜色”,直接点出了女子在外界眼中的地位。在深宫之外的世界,人们不再关注她的存在与变化,她的美丽与才华被忽视,甚至被遗忘。这种被边缘化的感受,无疑加重了她内心的孤独与失落。
“欲乞黄金赂画师”,是女子内心深处的渴望与无奈。在无法改变现实处境的情况下,她希望通过贿赂画师,将自己的形象描绘得更加美丽动人,以此来吸引外界的关注。这种行为既体现了女子对外界认可的强烈需求,也反映了她在深宫生活中的无助与挣扎。
整首诗通过对一位深宫女子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在封闭环境中对美的追求与外界隔绝的无奈。诗中蕴含的情感丰富而深刻,既有对美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的无奈与挣扎,是一幅生动的宫女生活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