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子瞻新居欲成二首·其二》
《和子瞻新居欲成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山连上帝朱明府,心是南宗无尽灯。

过此攲危空比梦,年来瘴毒冷如冰。

图书一笑宁劳客,音信频来尚有僧。

梨枣功夫三岁办,不缘忧患亦何曾。

(0)
翻译
山峦连接着天边的朱明府,心中秉持的是南宗永恒的明灯。
走过这险峻之地如同梦境,近年来的瘴气酷寒如冰。
读书时的欢笑岂能劳烦客人,书信频繁到来还有僧人来访。
三年的辛勤耕耘只为梨枣成材,如果不是忧虑和困苦,这样的事又何曾发生?
注释
山连上帝:形容山势高耸入云,仿佛连接天界。
朱明府:可能指代皇宫或显赫的地方。
心是南宗:指持有南宗佛教的信仰。
无尽灯:比喻永恒的智慧之光。
过此攲危:形容道路或处境艰难。
空比梦:如同在梦中经历。
年来瘴毒:指当地恶劣的气候条件。
冷如冰:形容气候寒冷。
图书一笑:读书带来的快乐。
宁劳客:岂能让客人劳累。
音信频来:书信经常到来。
尚有僧:还有僧人前来。
梨枣功夫:指教育培养后辈。
三岁办:长期的准备。
不缘忧患:如果不是因为忧虑。
亦何曾:又怎么会如此。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题为《和子瞻新居欲成二首(其二)》。诗人以山势比喻皇帝所在的朱明府,表达对南方佛教南宗禅意的敬仰,将新居的建设比作一场虚幻的梦境。他感叹时光荏苒,瘴气侵人,如同冷冰之感,暗示了生活的艰辛。

诗人提到读书的乐趣并不在于客人来访,而是与僧侣间的音信往来,体现了他对精神交流的重视。他还提到新居的建设经过三年辛勤努力,如果没有忧虑和困苦,这样的成就也不会存在。整首诗寓含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和对精神追求的执着。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题四景山水图·其四逋仙爱梅

清夜入孤山,梅花伴幽悄。

兴寄香影中,诗成水月表。

松梢孤鹤鸣,不觉千山晓。

(0)

送吴司训之辰州

辛苦平生万卷书,辰阳博士得新除。

腰钱已跨扬州鹤,贳酒先尝汉水鱼。

门下诸生多馆阁,眼前同辈久轩车。

嗟君莫恨功名晚,梁颢才华更有余。

(0)

病中·其八

七尺堂堂貌,蹉跎鬓欲秋。

读书期事主,杖策望封侯。

正大胸中学,凄凉眼下愁。

老天如有意,未必此生休。

(0)

思乡

高堂有华发,何为贪远游。

每逢吴下客,频问海东头。

宦达固云乐,余生何足谋。

累累城下冢,见说尽王侯。

(0)

班姬

阳阿祸水洒涂椒,从此刘家火渐消。

莫恃齐纨长在手,西风容易到芭蕉。

(0)

题杂画·其十七

伴食空居政事堂,死时惟剩一空囊。

家中留得苍头在,自鬻身钱办主丧。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