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尺堂堂貌,蹉跎鬓欲秋。
读书期事主,杖策望封侯。
正大胸中学,凄凉眼下愁。
老天如有意,未必此生休。
七尺堂堂貌,蹉跎鬓欲秋。
读书期事主,杖策望封侯。
正大胸中学,凄凉眼下愁。
老天如有意,未必此生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饱读诗书、志向高远的士人,在病痛之中对人生境遇的感慨与反思。首句“七尺堂堂貌”开篇即以形象之语,展现主人公的外在形象与内在气质,堂堂七尺之躯,英姿勃发。然而,“蹉跎鬓欲秋”一句转折,点出岁月流逝,年华已逝,两鬓斑白,暗示主人公虽有抱负,却因种种原因未能施展。
“读书期事主,杖策望封侯”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主人公希望通过读书来报效国家,通过实际行动追求功名利禄的强烈愿望。这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是许多古代士人的共同心声,也是他们一生奋斗的主题。
“正大胸中学”一句,赞扬了主人公在学问上的正直与真诚,强调了道德品质的重要性。然而,“凄凉眼下愁”则揭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以及由此带来的内心痛苦和无奈。
最后,“老天如有意,未必此生休”两句,充满了对命运的深沉思考。一方面,表达了对上天安排的敬畏与期待;另一方面,也流露出对生命无常、世事难料的感慨。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展现了明代士人在时代变迁中的复杂心态。
汉江千里清溶溶,惟此南夏奠其中。
因山为城峙险固,一国形胜何高雄。
嶷然巨首名曰岘,回压面势尊且崇。
东扼迅流疑引翼,西峙群阜如盘龙。
嵚巇峻拔不可拟,绝岸万丈凌长空。
下阚澄潭迥无际,旁睨比屋几可封。
天意造物岂虚设,控蛮镇楚舒隆隆。
自昔登憩且非一,此山振动惟羊公。
有志平吴运秘略,竭心卫晋推元功。
绥怀远迩人所服,开垦田畴时以丰。
慨然置酒适清旷,中郎幕府贤而通。
语公令望高四海,当与斯山永无穷。
自是绵绵岁历久,阅碑堕泪存遗踪。
亭祠浸坏讵可究,山归民籍木以童。
前知兴衰故有日,览者叹息追无从。
龙图王公守兹土,修举废坠诘初终。
感物思人但长息,剡章疾置闻四聪。
圣宸动色可其请,兹山复兴气象融。
耽耽大厦揭亭宇,肃肃真像严祠宫。
遂使灵光享血食,禁樵复祀资恪恭。
大抵有功及民物,盛德期兴天地充。
今之视古皆一致,休哉千载怀清风。
《重建羊侯祠和王原叔句》【宋·张去惑】汉江千里清溶溶,惟此南夏奠其中。因山为城峙险固,一国形胜何高雄。嶷然巨首名曰岘,回压面势尊且崇。东扼迅流疑引翼,西峙群阜如盘龙。嵚巇峻拔不可拟,绝岸万丈凌长空。下阚澄潭迥无际,旁睨比屋几可封。天意造物岂虚设,控蛮镇楚舒隆隆。自昔登憩且非一,此山振动惟羊公。有志平吴运秘略,竭心卫晋推元功。绥怀远迩人所服,开垦田畴时以丰。慨然置酒适清旷,中郎幕府贤而通。语公令望高四海,当与斯山永无穷。自是绵绵岁历久,阅碑堕泪存遗踪。亭祠浸坏讵可究,山归民籍木以童。前知兴衰故有日,览者叹息追无从。龙图王公守兹土,修举废坠诘初终。感物思人但长息,剡章疾置闻四聪。圣宸动色可其请,兹山复兴气象融。耽耽大厦揭亭宇,肃肃真像严祠宫。遂使灵光享血食,禁樵复祀资恪恭。大抵有功及民物,盛德期兴天地充。今之视古皆一致,休哉千载怀清风。
https://shici.929r.com/shici/ewfrLs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