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有高居直百金,西山南麓北山阴。
园通济水池塘好,花近洛川颜色深。
人去节旄分重镇,客来猿鹤感幽吟。
潩溪雨过西湖涨,归兴萧然定不任。
闻有高居直百金,西山南麓北山阴。
园通济水池塘好,花近洛川颜色深。
人去节旄分重镇,客来猿鹤感幽吟。
潩溪雨过西湖涨,归兴萧然定不任。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傅钦之学士济源草堂》,诗人通过对傅钦之学士草堂的描绘,展现了其居所的雅致与隐逸之趣。首句“闻有高居直百金”,表达了对学士居所价值的惊叹,暗示了其环境的珍贵。接下来,“西山南麓北山阴”描绘了草堂地理位置的优美,既有山色的映衬,又有阴凉的环境。
“园通济水池塘好,花近洛川颜色深”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草堂四周的景致,园中池塘清澈,花草繁茂,仿佛洛川景色的延伸,色彩浓郁。诗人通过“人去节旄分重镇,客来猿鹤感幽吟”表达了草堂主人虽已离去,但其影响力犹在,来访者能感受到这里的宁静和文化气息,连猿鹤也为之感动。
最后,“潩溪雨过西湖涨,归兴萧然定不任”以自然景象收尾,雨后滍溪水位上涨,诗人想象自己若在此地,面对此情此景,恐怕难以抑制归乡之情,流露出淡淡的离愁。整体上,这首诗以景寓情,赞美了傅钦之学士的居所及其所营造的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