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秋十二首·其十二》
《感秋十二首·其十二》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意静不役梦,形累劳吾生。

鹿豕可与游,荷蓑寝或行。

忘欢乐乃足,外物斯身荣。

何用同思妇,感此蟪蛄鸣。

高掩两荆扉,素书可移情。

虑澹绝百忧,群动自相撄。

所不怿然者,一杯千载名。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彭孙贻在明末清初时期创作的《感秋十二首》中的第十二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

首句“意静不役梦”,诗人追求内心的平静,不让梦境牵绊心灵。接着“形累劳吾生”则揭示了现实生活的艰辛与束缚。诗人渴望与自然界的鹿豕为伴,自由自在地生活,甚至愿意荷着蓑衣,随性而眠。这种对自然的亲近和对自由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忘欢乐乃足,外物斯身荣。”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快乐的理解,认为真正的快乐来自于内心的满足和平静,而非外界物质的拥有。诗人认为,外在的荣誉和物质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只有内心的平和才是真正的荣耀。

“何用同思妇,感此蟪蛄鸣。”这里诗人以思妇的处境类比自己的情感状态,通过蟪蛄(一种蝉)的鸣叫引发感慨,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思考。诗人似乎在说,自己并不需要像思妇那样因思念而痛苦,因为自己已经从蟪蛄的鸣叫声中感受到了生命的无常。

“高掩两荆扉,素书可移情。”诗人想象自己关闭门户,沉浸在阅读之中,通过书籍来转移情感,寻求心灵的慰藉。这反映了诗人对知识和文化的热爱,以及在孤独中寻找精神寄托的倾向。

“虑澹绝百忧,群动自相撄。”诗人认为,淡泊名利的心态能够消除各种忧虑,而世间万物的活动自然地相互影响,这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常态。

“所不怿然者,一杯千载名。”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漠态度,他认为真正值得追求的不是虚名,而是一杯酒带来的片刻欢愉,寓意着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物质追求的超越。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对内心平和的追求以及对世俗功利的超脱,体现了其独特的哲学思考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留远亭·其二刘岊

落得称呼浪子刘,樽前百媚佞旃裘。

当年鲍老不如此,留远亭前犬也羞。

(0)

次韵陈静佳治中九日见寄

凉飙涤残暑,霁宇蔼清气。

悠然采黄华,谁望白衣至。

江州老使君,怀人寤不寐。

清尊远送将,惊呼候门稚。

一醉得我生,五斗宁复计。

衰荣本无期,出处各有意。

醒者彼自醒,醉者彼自醉。

醒醉更相嗤,死生同一寄。

嗟嗟戏马台,千古誇胜地。

谁知柴桑翁,醉中有真味。

(0)

凤凰山

一峰云气接蓬莱,白石磷磷护碧苔。

几向凤凰池上望,不知何日凤凰来。

(0)

秋花十咏·其六兰花

步马西风冠切云,欲从九畹问秋芬。

自原未死香都变,老尽山人况识君。

(0)

赵春谷约游北山次陈本斋韵

病士痼于懒,举世少匹亚。

未省读道书,低头蒙绛帕。

梦想北山北,户限久不跨。

折简许我游,篮舆暂相借。

腹鸣肩自举,悠然谢衔靶。

邂逅得水竹,神明湛吾舍。

山亦紫翠横,了不费要迓。

平生赤两脚,城市所深怕。

何妨岩石间,共永一日暇。

高情伟卓荦,不在古人下。

喜客见眉宇,煮茗扫风榭。

老山澹一癯,龟息闻静夜。

摄衣倒凌景,回首怜俗驾。

吾侪偶会弁,小语辄雷咤。

风雨万虑清,讵肯随物化。

商山尚局促,而况彼畦夏。

(0)

自戒

震畏四知,我畏我知。心之所畏,天不可欺。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