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滑泥滑傍篱落,补屋补屋呼屋角。
复有菰蒲深更深,村边尽日啼姑恶。
风雨无赖送春归,江北江南水半扉。
黄笠青蓑乘棹去,萋萋草长没渔矶。
此时合闭茅堂坐,何堪更鼓他乡柁。
四月沿溜下阊门,云连山顶烟护村。
东风卷浪轻帆健,过尽千峰酒一樽。
及抵家山更萧索,雨亦不收风又作。
何时巷陌听啼莺,一洗从前唤雨声。
泥滑泥滑傍篱落,补屋补屋呼屋角。
复有菰蒲深更深,村边尽日啼姑恶。
风雨无赖送春归,江北江南水半扉。
黄笠青蓑乘棹去,萋萋草长没渔矶。
此时合闭茅堂坐,何堪更鼓他乡柁。
四月沿溜下阊门,云连山顶烟护村。
东风卷浪轻帆健,过尽千峰酒一樽。
及抵家山更萧索,雨亦不收风又作。
何时巷陌听啼莺,一洗从前唤雨声。
这首明代末期清初诗人潘高的《苦雨行》描绘了雨后农村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感受。首句“泥滑泥滑傍篱落,补屋补屋呼屋角”形象地写出雨后道路泥泞,村民修补房屋的情景,展现出生活的艰辛。接着,“复有菰蒲深更深,村边尽日啼姑恶”通过描绘深水中的菰蒲和姑恶鸟(可能指杜鹃)的啼鸣,渲染出阴郁的氛围。
“风雨无赖送春归,江北江南水半扉”写风雨无情地驱赶春天,江水上涨,船只只能停靠在半开的门扉处,暗示出行的不便。接下来,“黄笠青蓑乘棹去,萋萋草长没渔矶”描绘渔夫撑着小船离去,草木茂盛,渔矶淹没,画面凄凉而宁静。
诗人感慨“此时合闭茅堂坐,何堪更鼓他乡柁”,表达了远离家乡,在他乡听到更鼓的孤独与思乡之情。最后两句“及抵家山更萧索,雨亦不收风又作”描绘到终于回到家乡,却依然风雨交加,景色萧瑟,令人情绪低落。结尾以“何时巷陌听啼莺,一洗从前唤雨声”寄托对往昔宁静生活的怀念,以及对雨过天晴、春回大地的期盼。
总的来说,《苦雨行》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苦雨季节中农村生活的艰难和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期待。
一心斋古高云多,潇洒衣冠在耆耋。
许身孝义日月悬,传家节操圭璋洁。
三槐荫郁敷广堂,裁培雨露瓜初瓞。
槐生直干当清霄,槐有深根下盘结。
如旦如曾自本源,生封死谥推前烈。
秋风瑟瑟吹白杨,秋草芊芊带孤碣。
鹤驭飘飖去不还,杜鹃啼尽寒江雪。
炉中火尽灰尚温,一拨再拨心翩翻。
披沙仅见赤璗出,豁雾亦有明星存。
从容指画续复断,石鼓籀文仓颉篆。
巨擘纵横分岸畔,先王经国区沟畎。
太和茫茫犹未收,初为河图后洛畴。
四隅五气可按数,七八九六纷相钩。
倏然蛇蟠忽鸟发,天前地后拥诸葛。
亦知炎烬不可嘘,尚冀燎原势莫遏。
须臾寂灭难重寻,悲哉此是佛氏心。
此灰可灭佛未熄,独坐寒窗玩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