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画灰》
《画灰》全文
明 / 石宝   形式: 古风

炉中火尽灰尚温,一拨再拨心翩翻。

披沙仅见赤璗出,豁雾亦有明星存。

从容指画续复断,石鼓籀文仓颉篆。

巨擘纵横分岸畔,先王经国区沟畎。

太和茫茫犹未收,初为河图后洛畴。

四隅五气可按数,七八九六纷相钩。

倏然蛇蟠忽鸟发,天前地后拥诸葛。

亦知炎烬不可嘘,尚冀燎原势莫遏。

须臾寂灭难重寻,悲哉此是佛氏心。

此灰可灭佛未熄,独坐寒窗玩周易。

(0)
鉴赏

这首诗《画灰》由明代诗人石宝创作,通过描绘炉灰之上的勾勒与想象,展现了诗人对宇宙、历史以及哲学深邃思考的独到见解。

首句“炉中火尽灰尚温”,以炉灰的余温起笔,引出后续的思绪与想象。诗人拨动炉灰,如同在心灵上拨弄,引发情感的波动。接着,“披沙仅见赤璗出,豁雾亦有明星存”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内心的探索比作在沙中寻找珍宝,在迷雾中发现星辰,寓意着在复杂的世界中寻求真理与光明。

“从容指画续复断,石鼓籀文仓颉篆”描绘了诗人细致入微的创作过程,从古代文字的勾勒中汲取灵感,展现出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敬意。接下来,“巨擘纵横分岸畔,先王经国区沟畎”则将视野扩展至历史与国家治理,表达了对古代智慧与文明的赞美。

“太和茫茫犹未收,初为河图后洛畴”两句,借用了中国古代的天文与地理学说,暗示着宇宙的广阔与人类知识的局限性。随后,“四隅五气可按数,七八九六纷相钩”进一步探讨自然规律与数学之美,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倏然蛇蟠忽鸟发,天前地后拥诸葛”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自然界中的变化与生命的多样性,同时也暗含着对智者的尊敬与向往。最后,“亦知炎烬不可嘘,尚冀燎原势莫遏”表达了对过去辉煌与未来希望的思考,即使面对困难与挑战,也应保持乐观与坚韧。

“须臾寂灭难重寻,悲哉此是佛氏心”流露出对生命短暂与宇宙永恒的感慨,以及对佛教智慧的认同。而“此灰可灭佛未熄,独坐寒窗玩周易”则以炉灰的消逝象征着物质世界的无常,但内心的智慧与追求却永存不息,最终回归到对周易这一古老智慧的探索与欣赏。

整首诗通过炉灰这一日常景象为载体,巧妙地融合了自然、历史、哲学与宗教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与深邃的思想境界。

作者介绍

石宝
朝代:明

真定府藁城人,字邦彦,号熊峰。成化二十三年与兄石玠同举进士。与修《大明会典》。累擢为礼部尚书兼学士掌詹事府事。授检讨。嘉靖三年以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守己鲠狷,持论坚确,进退凛然。辞归时襆被一车而已,都人叹其廉洁。所作诗淹雅清峭,讽谕婉约,有词人之风。有《熊峰集》、《恒阳集》。
猜你喜欢

自题绿猗亭·其四

清风动竹声,明月映竹色。

风月本无心,于竹乃同德。

外直凛贞劲,中洞含虚寂。

作诗为写神,浓墨洒寒碧。

(0)

孟州

河阳城下雨初收,马上逢春得自由。

直上北邙望吴越,料应寒食到苏州。

(0)

阙下遥瞻·其一

乾坤瑞气蔼燕山,天仗初开虎豹关。

金爵觚棱银汉表,玉阶平墄綵云间。

紫泥香暖春宣诏,清跸声寒晓趣班。

千载明良今庆会,喜看新雨涤尘寰。

(0)

上京十咏·其一马酒

味似融甘露,香疑酿醴泉。

新醅撞重白,绝品挹清玄。

骥子饥无乳,将军醉卧毡。

祠官闻汉史,鲸吸有今年。

(0)

再和万寿润禅师书字韵五首·其三警世

看尽人间万卷书,较量佛法总难如。

本无妄疾刚寻药,幸有回波好乞馀。

方丈名山真碧海,含元古殿是皇居。

行人半老家何在?终日骑驴却觅驴。

(0)

冬景十绝·其一鹭立寒江

青苔白石鱼鳞腥,尽日独拳寒雨汀。

疑是晴江沙上雪,黄昏一点不分明。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