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丝袅袅乱莺梭,茅屋新成燕子过。
春到北堂苔似锦,雪消南浦水如罗。
庄生梦偶冲花破,靖节情非为酒多。
日暮高楼望千里,汉台秦馆正樵歌。
游丝袅袅乱莺梭,茅屋新成燕子过。
春到北堂苔似锦,雪消南浦水如罗。
庄生梦偶冲花破,靖节情非为酒多。
日暮高楼望千里,汉台秦馆正樵歌。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与诗人的情感。首联“游丝袅袅乱莺梭,茅屋新成燕子过”,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游动的蜘蛛丝在空中飘荡,仿佛织女手中的梭线;新筑的茅屋旁,燕子轻盈地飞过,增添了几分生活气息。颔联“春到北堂苔似锦,雪消南浦水如罗”,进一步渲染了春意盎然的氛围:北堂的青苔如同锦绣般铺展,南浦的流水则清澈见底,宛如罗绸。颈联“庄生梦偶冲花破,靖节情非为酒多”,借用了庄周梦蝶和陶渊明饮酒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淡泊态度。尾联“日暮高楼望千里,汉台秦馆正樵歌”,描绘了一幅日落时分,诗人独自站在高楼之上,远眺千里江山,耳边传来樵夫悠扬歌声的画面,既有壮阔的自然景观,又蕴含着深沉的人文情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巧妙的典故运用,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欣赏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精气尚俨然,孰谓今已亡。
远书每难凭,所往何其荒!
胡然数行字,一一报我详。
详言已非误,举室皆皇皇。
平时知去远,音容忽复忘。
既念殒尔生,时时在我旁。
遂使平生事,推想及毫芒。
文战虽未胜,诗句已成章。
不才尚足悲,况为群从良。
浩浩象口水,流到殑伽山。
遥望窣堵波,相约僧跻攀。
中有卧佛像,丈六金身坚。
右叠重累足,左握光明拳。
虽具坚牢相,软过兜罗绵。
水田脱净衣,鬊云堆华鬘。
大青发屈蠡,围金耳垂环。
就中白毫光,普照世大千。
八十种好相,一一功德圆。
是谁摄巧匠,上登忉利天。
刻此牛头檀,妙到秋毫颠。
或言佛涅槃,娑罗双树间。
此即茶维地,斯语原讹传。
惟佛有神力,高踞两山巅。
至今双足迹,尚隔十由延。
或言古无人,只有龙鬼仙。
其后买珠人,渐次成市廛。
此亦妄造语,有如野狐禅。
实别经行地,与佛大有缘。
参天贝多树,由此枝叶繁。
独怪如来身,不坐千叶莲。
既付金缕衣,何不一启颜?
岂真津梁疲,老矣倦欲眠。
如何沈沈睡,竟过三千年?
《锡兰岛卧佛·其二》【清·黄遵宪】浩浩象口水,流到殑伽山。遥望窣堵波,相约僧跻攀。中有卧佛像,丈六金身坚。右叠重累足,左握光明拳。虽具坚牢相,软过兜罗绵。水田脱净衣,鬊云堆华鬘。大青发屈蠡,围金耳垂环。就中白毫光,普照世大千。八十种好相,一一功德圆。是谁摄巧匠,上登忉利天。刻此牛头檀,妙到秋毫颠。或言佛涅槃,娑罗双树间。此即茶维地,斯语原讹传。惟佛有神力,高踞两山巅。至今双足迹,尚隔十由延。或言古无人,只有龙鬼仙。其后买珠人,渐次成市廛。此亦妄造语,有如野狐禅。实别经行地,与佛大有缘。参天贝多树,由此枝叶繁。独怪如来身,不坐千叶莲。既付金缕衣,何不一启颜?岂真津梁疲,老矣倦欲眠。如何沈沈睡,竟过三千年?
https://shici.929r.com/shici/x2eJ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