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郾城彼岸寺二首·其二武宗元比部画文殊玄奘》
《题郾城彼岸寺二首·其二武宗元比部画文殊玄奘》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遗墨消磨顾陆馀,开元一一数吴卢。

本朝唯有宗元近,国本长留后世模。

出世真人气雍穆,入蕃老释面清癯。

居人不惜游人爱,风雨侵陵色欲无。

(0)
翻译
遗留的墨迹磨损了顾陆的风采,开元年间一一数尽吴卢的名流。
在本朝只有柳宗元最接近,国家的根本长久留下后世楷模。
出世的真人气质安详宁静,入蕃的老僧面容清瘦。
居住的人不吝惜美景,游人也喜爱不已,即使风雨侵蚀,景色依然美丽如初。
注释
遗墨:遗留的墨迹。
顾陆:古代文人。
开元:唐朝皇帝唐玄宗的年号。
吴卢:指吴地的名士。
宗元:柳宗元,唐代文学家。
国本:国家的根本。
雍穆:安详宁静。
清癯:清瘦。
居人:当地居民。
游人:来访的游客。
风雨侵陵:风雨侵袭。
色欲无:景色依旧美丽。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题为《题郾城彼岸寺二首(其二)》,诗人以武宗元比部画的文殊玄奘像为题材,通过对画中人物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唐代书法家顾陆和吴卢的风采,并将宗元的笔法与唐朝盛世相联系,强调了宗元书法对后世的影响。诗中“本朝唯有宗元近”一句,表达了对宗元书法技艺的推崇,认为其接近于唐代的辉煌。

接着,诗人赞美了画中人物的气质,“出世真人气雍穆”,形容文殊的超凡脱俗和玄奘的沉静内敛,而“入蕃老释面清癯”则描绘了僧侣的清瘦面容,展现出他们的修行与智慧。最后,诗人感慨“居人不惜游人爱,风雨侵陵色欲无”,意思是即使历经风雨侵蚀,这幅画作依然保持着鲜明的色彩,表达了人们对艺术作品的珍视和欣赏。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书法艺术,寓言历史,既赞扬了宗元的才华,也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对艺术永恒价值的肯定。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广陵行

客言渡江来,昨出广陵城。

广陵城西行十里,犹听城中人哭声。

去年北兵始南下,黄河以南无斗者。

泗上诸侯卷旆旌,满洲将军跨大马。

马头滚滚向扬州,史相堂堂坐敌楼。

外援四绝誓死守,十日城破非人谋。

扬州白日闻鬼啸,前年半死翻山鹞。

此番流血又成川,杀戮不分老与少。

城中流血迸城外,十家不得一家在。

到此萧条人转稀,家家骨肉都狼狈。

乱骨纷纷弃草根,黄云白日昼俱昏。

仿佛精灵来此日,椒浆恸哭更招魂。

魂魄茫茫复何有,尚有生人来酹酒。

九州不复罢干戈,生人生人将奈何?

(0)

换巢鸾凤

桐扣亭前。记春花落尽,才返吟鞭。

鸭头凝练浦,鹅眼屑榆钱。兰期空约月初弦。

待来不来,红桥小船。蓬山近,又风引翠鬟不见。

飞燕,书乍展。哽咽泪痕,犹自芳笺染。

玉镜妆台,青莲砚匣,定自沉吟千遍。

解道临行更开封,背人一缕香云剪。

知他别后,凤钗拢鬓深浅。

(0)

洞仙歌

津亭回首,望高城天远,何况城中玉人面。

数邮签万里,岭路千重,行不得,懊恼鹧鸪啼遍。

郁孤台畔水,解送归人,三板轻船疾如箭。

指点莫愁村,树下门前,怪别后双蛾较浅。

若不是,临风暗相思,肯犹把留题,旧时团扇。

(0)

青玉案

湾头分手盈盈步,潜约到西湖住。

苏小门前芳草渡。

依稀曾记,小楼深巷,尽是销魂处。

到来忽下前溪路,月黑频催送柔橹。

及到前溪人又去。

游丝落絮,春来无定,总被东风误。

(0)

阮郎归.湘舟即事

玳筵别酒未曾醒。飞帆过洞庭。哀猿啼急雨冥冥。

君山何处青。木叶下,蕙兰馨。婵媛帝子灵。

十年踪迹楚江萍。烦君鼓瑟听。

(0)

都下竹枝词

自昔旃裘与酪浆,而今啜茗又焚香。

雄心尽向蛾眉老,争肯捐躯入战场。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