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绕九岩边,鸳鸯自在眠。
圆荷浮簇簇,翠葆静涓涓。
沾足三春雨,清和四月天。
庭空无一事,真乐付诗篇。
池绕九岩边,鸳鸯自在眠。
圆荷浮簇簇,翠葆静涓涓。
沾足三春雨,清和四月天。
庭空无一事,真乐付诗篇。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田园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向往。"池绕九岩边,鸳鸯自在眠",设定了一个环抱于九座山岩周围的池塘环境,其中居住着自由自在栖息的鸳鸯,传达出一种隐逸生活的和谐与宁静。
接着“圆荷浮簇簇,翠葆静涓涓”展现了荷花盛开的景象,它们仿佛是池塘中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一部分。"沾足三春雨,清和四月天"则是在时间上延伸了这种宁静美好的场景,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时刻,而是整个春季,甚至更长的时间里,这里的自然都保持着一种清新的状态。
最后,“庭空无一事,真乐付诗篇”表达了诗人在这片宁静环境中的心境。"庭空"意味着庭院中没有任何繁忙或是喧嚣的事务,诗人能够完全沉浸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而"真乐付诗篇"则表明这种心灵的愉悦和满足被转化为诗歌的创作,从而达到一种精神上的寄托与释放。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无比的喜爱和向往。
木落雨淅沥,灯昏鼠窥觎。
早卧定不寐,鲁经略卷舒。
共姬一妇人,葬与嫁之初。
四十三年间,九见褒笔书。
傅母夜阙一,甘就焚如枯。
表此以愧彼,有躯不如无。
西子沼人国,改事遨五湖。
嗟嗟东昏侯,犹不失玉奴。
紫阳元日得晴日,晓鹊声边骈贺客。
玉梅烂漫照椒觞,尽我真珠红一石。
祁山山下初立春,马上送迎逢故人。
故人挈榼藉芳草,啼鸟游丝天气新。
吟鞭转入西江路,宝月欲圆碧霄暮。
南方战罢闻者喜,尽道上元仍甲子。
卒然军兴由盗兴,千里无烟况有灯。
鸡犬逃生且未暇,上元之雨吾何憎。
万马还营速须早,放与田家蚕麦好。
甲子之雨恐不可,听彼谣言愁杀我。
北斗挂楼北,晓柄正指东。
乃知今夕昏,移以招西风。
南州霜未降,九月已过中。
候虫既无声,天犹迟过鸿。
一岁事垂了,吾生将无同。
春草百种死,夏木千林空。
依依墙壁间,独剩残菊丛。
日出万马动,谁其知此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