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斋秋感二十首·其十三》
《西斋秋感二十首·其十三》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古风

木落雨淅沥,灯昏鼠窥觎。

早卧定不寐,鲁经略卷舒。

共姬一妇人,葬与嫁之初。

四十三年间,九见褒笔书。

傅母夜阙一,甘就焚如枯。

表此以愧彼,有躯不如无。

西子沼人国,改事遨五湖。

嗟嗟东昏侯,犹不失玉奴。

(0)
注释
木落:落叶。
雨淅沥:雨声细密。
灯昏:灯光昏暗。
鼠窥觎:老鼠偷看。
早卧:早早躺下。
定不寐:难以入睡。
鲁经略:儒家经典。
卷舒:随意翻阅。
共姬:共姬,古代女子名。
葬与嫁之初:指女子出嫁或去世。
四十三年间:四十三年。
褒笔书:赞美诗。
傅母:母亲。
夜阙一:遗愿未了结。
焚如枯:化为灰烬。
躯不如无:有身体还不如没有。
西子:西湖的别称。
沼人国:传说中的仙境。
遨五湖:周游江湖。
东昏侯:南朝梁末皇帝。
犹不失:仍然拥有。
玉奴:妃子名。
翻译
秋叶飘零雨声潺,昏黄灯光鼠欲偷。
早早躺下却难眠,儒家经典随意翻。
共姬,一位平凡妇人,初嫁入葬身之地。
四十三年岁月长,九次读到赞美诗。
傅母遗愿未完成,宁愿化为灰烬枯。
以此表达我的愧疚,有躯壳还不如无。
西湖边上的故事,改换身份游五湖。
唉,东昏侯虽败犹荣,仍有玉奴陪伴。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方回的作品,收录在他的《西斋秋感二十首》中。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生活情境的反映,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与思考。

开篇“木落雨淅沥,灯昏鼠窥觎”两句,营造了一种秋末夜深、雨滴声中伴随着昏黄灯光和老鼠活动的声音画面。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生动描绘,也隐含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孤寂。

“早卧定不寐,鲁经略卷舒”两句,则透露出诗人难以入睡,心神不安,而不得不翻阅经书来安抚自己的心灵。这里的“鲁经”,很可能指的是儒家經典,这反映了诗人在精神上寻求慰藉和支持。

接着,“共姬一妇人,葬与嫁之初”两句,提到了诗人的家庭生活。诗人与妻子相依为命,但即使是这样亲密的关系,也难免有生离死别之痛苦。这在“葬与嫁之初”中得到了强烈的体现。

“四十三年间,九见褒笔书”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生所历经历的回顾。在长达43年的时间里,他九次亲手书写过褒奖赠的文字,这可能是他对于个人功绩的一种肯定。

“傅母夜阙一,甘就焚如枯”两句中,“傅母”可能指的是诗人的母亲或者尊长之类的人物。这里表达了对逝去亲人深切的怀念和不舍,同时也反映出个人在面对生活变迁时的心态。

“表此以愧彼,有躯不如无”一句,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的自责之情。可能是因为自己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够好,所以感到羞愧,而这种感觉可能来源于内心深处的自我要求。

最后,“西子沼人国,改事遨五湖”两句,则转向了一种地理环境的描述。“西子沼”和“五湖”,都是实指某些具体的地名,这里通过对这些地方的提及,或许在暗示诗人的生活经历或者是心灵上的寻觅。

全诗以其丰富的情感内涵、生动的意象描绘,以及深刻的人生思考,展示了诗人在面对个人生活和时代变迁时的心路历程。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读秦纪

六国争雄事已空,南游勒石纪成功。

早知三月咸阳火,不买鱼灯照夜宫。

(0)

杂咏四首·其三

楚尾吴头旧梦,水边山际閒情。

一夜杏园风急,等閒吹老莺声。

(0)

张野泉偕虚谷方使君赵春洲数先辈见访即席赋诗各以酒字为韵

幽居扃青春,水轩仅如斗。

敲门问谁来,过我得良友。

浮云无停阴,霁色破古柳。

人生不自适,岁月欺老丑。

欲挽湖水春,添我杯中酒。

酒尽意不尽,落日照鱼笱。

掀髯出门去,悲欢一何有。

(0)

题桃花十二红图

枝上栖禽五色毛,睡酣花气日初高。

江南一觉繁华梦,满地荆榛叫百劳。

(0)

和王仁仲见寄

齿发已如许,江湖何所之。

忽收前月信,未和去年诗。

至宝怀双璧,新愁理乱丝。

为亲能捧檄,此意独余知。

(0)

杏花

等莺期燕引游蜂,知隔垂杨第几重。

坛近缁帷忘昼永,宫催羯鼓助春浓。

绛烟轻润香须裛,红雪乾团粉泪镕。

寂寞曲江人不见,贞元朝士忆时雍。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