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王仁仲见寄》
《和王仁仲见寄》全文
元 / 钱惟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齿发已如许,江湖何所之。

忽收前月信,未和去年诗。

至宝怀双璧,新愁理乱丝。

为亲能捧檄,此意独余知。

(0)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钱惟善对友人王仁仲寄来的书信的回应。诗中表达了诗人年岁渐长,面对江湖生活的思考与感慨。诗的开篇“齿发已如许,江湖何所之”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年龄增长与对未来的迷茫,暗示了岁月不饶人的现实。

接着,“忽收前月信,未和去年诗”两句,既是对收到友人来信的惊喜,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这里的“信”不仅指实际的书信,也象征着友情与交流,而“诗”则可能代表了诗人的情感表达或生活感悟,暗示了诗人在时间的流逝中,与过去相比,或许在创作上有所变化或停滞。

“至宝怀双璧,新愁理乱丝”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情感。这里“双璧”比喻珍贵的宝物,可能是对友情、才华或是某种精神寄托的珍视;“新愁理乱丝”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面对新愁时内心的纷乱与复杂,需要细心梳理,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琐事和情感纠葛的处理态度。

最后,“为亲能捧檄,此意独余知”表达了诗人对家庭责任的承担以及对亲情的重视。这里的“檄”原指古代官府文书,此处可能借指传递家书或重要信息的任务,体现了诗人作为家庭支柱的责任感。同时,这句话也表明了诗人对友人情感的深刻理解,即在忙碌的生活与家庭责任中,能够感受到友情的温暖与支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阶段转变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友情、家庭责任的珍视与思考。

作者介绍

钱惟善
朝代:元   字:思复   号:曲江居士   籍贯:钱塘

钱塘人,字思复,号曲江居士。顺帝至正元年,省试《罗刹江赋》,时锁院三千人,独惟善据枚乘《七发》,辨钱塘江为曲江,由是得名。官副提举。张士诚据吴,弃官。既殁,与杨维桢、陆居仁同葬干山,人称三高士墓。有《江月松风集》。
猜你喜欢

琼花图

荒棘萋萋后土宫,芳根已逐彩云空。

男儿别有扬州泪,不为琼花滴晓风。

(0)

舟行

落日残霞岛屿明,淡烟衰草古今情。

青山偏向意中远,白鸟正当吟处横。

岁晚梅花和我老,愁来竹叶向谁倾。

浪游无奈徂年感,远浦晚风潮又生。

(0)

卜算子·其二送梅花与赵使君

梅岭数枝春,疏影斜临水。

不借芳华只自香,娇面长如洗。

还把最繁枝,过与偏怜底。

试傍鸾台仔细看,何似丹青里。

(0)

次韵春怀

老形已具臂膝痛,春事无多樱笋来。

败絮不温生虮虱,大杯覆酒著尘埃。

衰年此日仍为客,旧国当时只废台。

河岭尚堪供极目,少年为句未须哀。

(0)

九日无酒书呈漕使韩伯修大夫

老大悲伤节物催,酒肠枯涸壮心灰。

惭无白水真人分,难置青州从事来。

倦笔懒从都市出,醉眸刚为曲车回。

黄花也似相欺得,坐对空樽不肯开。

(0)

斋居

青奴白牯静相宜,老罢形骸不自持。

一枕西窗深闭閤,卧听丛竹雨来时。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