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韵赋十诗送赵然然如大都·其七》
《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韵赋十诗送赵然然如大都·其七》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古风

妙年尝自负,韩子补天笔。

年及渭滨人,今也老无力。

送君如燕都,谁门可长揖。

苏举黄自代,靖翁独我识。

(0)
翻译
年轻时曾自视甚高,如同韩愈补天的文才。
年纪到了渭水边,如今却老迈无能为力。
送你去往繁华的燕都,何处才能长久地行礼问候。
苏轼被推举,黄庭坚接替,唯独我认识靖翁这样的知己。
注释
妙年:青年时期。
自负:自视甚高。
韩子:指韩愈。
补天笔:比喻卓越的写作才华。
渭滨人:渭水边的人,指陕西一带。
老无力:年老力衰。
燕都:古代对北京的别称,这里指京城。
谁门:何处,何门。
苏举:苏轼被推举。
黄自代:黄庭坚接替。
靖翁:靖节翁,指靖节先生陶渊明。
识:认识,了解。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方回的作品,属五言绝句。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书籍无尽的热爱。

"妙年尝自负,韩子补天笔。" 这两句诗表明诗人在青年时期就自信满满,认为自己有能力像古代伟大的文学家、哲学家韩愈那样,用自己的笔墨去填补天地之间的缺陷。

"年及渭滨人,今也老无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到了中年,如同站在渭水之滨的人,看见了自己如今已是老态龙钟,无力回天。

"送君如燕都,谁门可长揖。" 这两句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就像要送别人到遥远的燕都一样,诗人希望能够在某个门前与朋友长久地告别,但现实中哪能有这样的机会呢?

"苏举黄自代,靖翁独我识。" 这两句中的“苏”指的是苏轼,“黄”则是指黄庭坚,他们都是诗人仰慕的对象。而最后一句表达了对朋友赵然然如大都(即赵伯圭)的特别理解和认识,只有自己才能真正明白他。

整首诗通过对比年轻时的雄心壮志与中年后的无力感,抒写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书籍知识的不懈追求。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赈饥

群盗猬河北,长堤啮阳侯。

顾兹孑遗黎,能无惕惕忧。

捧檄煮粥糜,晨起验斛区。

伛偻积厂市,匍匐饱菑畴。

寒风何淅淅,野杵亦叟叟。

呕心输粒籽,屈指数麦秋。

缓徵白骨起,减租菜色瘳。

耘兹一寸田,何必万石麰。

抚字苏蔀隐,陋彼移粟谋。

(0)

康节妇

令女无子有可依,禽兽之行固匪为。

节妇子幼姑且老,比诸夏氏尤艰危。

况以兵戈满天地,颠沛流离罔不至。

丈夫志操尚陵夷,薄俗纷然不忠义。

夫人贞节乃独存,岂徒令子仍贤孙。

我朝若求忠孝士,他时必在夫人门。

(0)

怀襄儿金儿寄舍弟

亲愁催鬓改,我怀旷归期。

夜永劳多梦,途穷益自疑。

岂无豚犬累,空有鹡鸰诗。

多事烦吾弟,天边独尔思。

(0)

寄别友人之官古云中

故人趋薄宦,万里去云中。

极塞风霜苦,单车道路穷。

烽烟防突骑,乡信候飞鸿。

此别成蓬梗,何年语笑同。

(0)

题鹡鸰图

和鸣及芳晨,急难怀往时。

其乐本天真,相犹宁解为。

我能安馀日,见汝终怡怡。

(0)

秋居漫兴呈冯立中父母

藕花香细月痕微,薄雾生凉欲湿衣。

壁后愧穿灯自照,淮南悲见叶初飞。

醉忘世态常愁醒,饱看溪云可疗饥。

虫响正多惊客梦,又闻络纬上秋机。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