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长至送张杳宇贺六十回镛》
《长至送张杳宇贺六十回镛》全文
明 / 林熙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知非又度十年春,杖履遥询放逐臣。

三月论心多眷恋,一阳分手倍精神。

柳条渐吐青山色,梅蕊争研白发新。

此去君家腾剑气,龙光射斗自振振。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熙春所作的《长至送张杳宇贺六十回镛》。诗中以送别友人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年岁增长的感慨与祝福。

首联“知非又度十年春,杖履遥询放逐臣”描绘了时光流逝,岁月如流的情景。诗人通过“知非”二字,暗示了对过往岁月的反思与领悟,同时以“放逐臣”自比,表达了自己虽身处逆境,但依然保持高洁之志的情怀。

颔联“三月论心多眷恋,一阳分手倍精神”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三月,春意盎然,诗人与友人相聚,畅谈心事,彼此之间充满了深厚的情感。然而,当分别来临,尤其是冬去春来的一阳之时,那份离别的伤感与不舍更加明显,但同时也蕴含着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

颈联“柳条渐吐青山色,梅蕊争研白发新”运用自然景象的变迁,象征着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更迭。柳条吐绿,青山显色,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而梅花绽放,白发新生,则寓意着即使年华老去,内心仍能保持青春活力与坚韧不拔的精神。

尾联“此去君家腾剑气,龙光射斗自振振”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期许。诗人预见到友人离开后,其才华与品德将如同剑气一般锋芒毕露,光芒四射,不仅照亮了自己的人生道路,也能够激励周围的人,成为引领时代潮流的力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时间和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友情和人生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情感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作者介绍

林熙春
朝代:明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猜你喜欢

战城南

战城南,烽燧举。

罗旁贼首猛如虎,陈侯歼之不一鼓。

追奔逐北无遗侣,显显戎功上军府。

谗烁金,毁销骨,盖世英猷竟埋没。

寄语凡夫莫鞅掌,烈士报国安图赏。

中流屹石对贞心,年年岁岁,恶浪崩腾任消长。

(0)

谒比干墓

驻马殷墟白日寒,少师遗墓久盘桓。

空令异代封先及,谁念孤臣涕未乾。

血化千年应是碧,心披七窍总为丹。

故宫麦秀知何处,陇草萧萧夕露漙。

(0)

边事·其五

大漠风沙直比寒,炊烟未暖据征鞍。

古来尽道从军乐,今日方知出塞难。

(0)

读书泰泉精舍

廛居厌纷杂,精舍在沧洲。

岚光入户牖,竹柏环湍流。

清朝理巾服,散帙获所求。

卷之豁方寸,焕之穷六幽。

机忘虑自遣,思深神与谋。

玄珠非罔象,轮扁诚足羞。

乌伸不知疲,象耕还有秋。

烟霞尽良觌,嘤鸣无俗俦。

临渊非钓国,委运殊凿抔。

灵修去已远,吾将与天游。

(0)

喷玉岩·其一

风急灵岩静,泉声树杪来。

探奇频策杖,望远独登台。

沙白鸟双下,天青江自开。

何堪摇落早,秋色杳难裁。

(0)

大观亭吊余忠宣公

木落山空飞杜鹃,蘋蘩方奠恨悠然。

一腔节概冰霜凛,九曲肝肠铁石坚。

荒井梧桐秋鹤泪,寒塘风雨夜龙眠。

不堪愁断吟魂处,芳草斜阳绿树烟。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