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殷墟白日寒,少师遗墓久盘桓。
空令异代封先及,谁念孤臣涕未乾。
血化千年应是碧,心披七窍总为丹。
故宫麦秀知何处,陇草萧萧夕露漙。
驻马殷墟白日寒,少师遗墓久盘桓。
空令异代封先及,谁念孤臣涕未乾。
血化千年应是碧,心披七窍总为丹。
故宫麦秀知何处,陇草萧萧夕露漙。
这首诗表达了对古代忠臣比干的深切缅怀与敬仰之情。首联“驻马殷墟白日寒,少师遗墓久盘桓”描绘了诗人伫立在比干墓前,白日已逝,寒意渐浓,久久不愿离去的情景,营造出一种肃穆而深沉的氛围。颔联“空令异代封先及,谁念孤臣涕未乾”则表达了对历史上的忠臣虽被后世铭记,但其生前的孤独与泪水却无人真正理解的感慨,流露出对忠贞不渝精神的深刻同情。
颈联“血化千年应是碧,心披七窍总为丹”运用象征手法,将比干的忠诚比作千年碧血,其内心如同丹石般坚不可摧,展现了比干忠贞不渝的高尚品质。尾联“故宫麦秀知何处,陇草萧萧夕露漙”以故宫和麦秀(《诗经》中描述的宫殿荒废景象)的变迁,以及陇草(墓地周围的野草)的萧瑟,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同时也表达了对比干墓地周围环境的哀叹,进一步深化了对忠臣命运的悲悯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意象,不仅赞颂了比干的忠诚与高尚,也反映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忠贞不渝精神的崇高敬仰。
月转周庐映宿光,烟飘汉署引仙郎。
初披御府黄门被,已接天衣侍女香。
窗前钟报知长乐,户外铃悬是建章。
银浦初飞披南馆,羽林宿卫周庐满。
司隶陈兵入禁齐,相君留对归家晚。
珠箔高褰动阁铃,金钥乍悬传漏板。
虎观氤氲云半遮,龙池呜咽水全斜。
澹澹碧天遥度雁,盈盈宫树暗藏鸦。
露滴天街应亸柳,风回上苑想飞花。
丞郎清切连华屋,夜深尚剪芸窗烛。
起草谁为谏猎章,抽毫并和阳春曲。
天长地久颂尧年,万国欢腾侍御筵。
共道《韶》音博士奏,还闻珍膳大官传。
惭愧小臣空食禄,明朝宴会赐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