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度莫先慧,三风尤恶顽。
此心朗如镜,磨尽青铜斑。
微利毫发计,虚名分寸攀。
朝市多此人,平地剑门关。
老夫一丘壑,辙迹无往还。
彼哉岘山泣,况乃泣牛山。
六度莫先慧,三风尤恶顽。
此心朗如镜,磨尽青铜斑。
微利毫发计,虚名分寸攀。
朝市多此人,平地剑门关。
老夫一丘壑,辙迹无往还。
彼哉岘山泣,况乃泣牛山。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世态的不满和对内心清净的追求的诗歌。开头“六度莫先慧,三风尤恶顽”指的是佛法中的六度(即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并未被人理解和实践,而世间的三种邪风(贪、瞋、痴)却根深蒂固,难以改变。
接着“此心朗如镜,磨尽青铜斑”表达了诗人希望内心像明净的镜子一样纯洁,将所有污点和杂质都磨掉。这两句体现了诗人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希望达到一种超脱世俗、清净无染的状态。
“微利毫发计,虚名分寸攀”则是指世人往往过于计较微小的利益和夸大的虚名,这种行为在诗人看来是非常可笑的。他们只关注眼前的得失,而忽略了更为重要的事情。
“朝市多此人,平地剑门关”这一句描绘了世间众人的生活场景,他们每天忙碌于市场上追逐利益,就像是在平坦大地上建造着剑锋般的关卡。这里可能隐含着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讽刺。
“老夫一丘壑,辙迹无往还”则是诗人自喻,表明自己已经老迈,只愿意在一个小小的土丘上安身立命,不再追求外界的功名利禄,也不留恋世间的尘埃。
最后,“彼哉岘山泣,况乃泣牛山”则是诗人借用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可能是在对比自己与那些能够流泪哭泣的山峦之间的情感共鸣,也可能是在表达一种深沉的悲凉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比世俗与内心纯净、对待名利与精神追求等多个层面,展现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状态的不满以及个人对于更高境界的向往。
春满皇州。见祥烟拥日,初照龙楼。
宫花苑柳,映仙仗云移,金鼎香浮。
宝光生玉斧,听鸣凤、箫韶乐奏。德与和气游。
天生圣人,千载稀有。祥瑞电绕虹流。
有云成五色,芝生三秀。
四海太平,致民物雍熙,朝野歌讴。
千官齐拜舞,玉杯进、长生春酒。
愿皇庆万年,天子与天齐寿。
溯丹青未了。森然玉立,相迎云表。
劳苦诗人,郑重鹿门清晓。
耆旧犹今好在,算窃比、山灵年少。青盖照。
宜余翠葆,萧萧华皎。渺渺。
汉水沧波,间流尽人间,几多悲啸。
□对羊公片石,一尊相吊。
唤起长庚小妾,试看坐、金鞍歌笑。飞蚋小。
淡淡长空孤鸟。
儿女多情,颇自恨、风云气少。
春梦里、莺啼燕语,瞥然惊觉。
寸寸凌波莲步稳,弯弯拭黛山眉峭。
似红云、一朵罩江梅,天然好。舞腰细,歌喉巧。
锦茵退,梁尘绕。更盈盈笑靥,樱唇红小。
金盏爱从心里换,玉山偏向怀中倒。
奈刘郎、前度看桃花,如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