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月二十二日晓倚楼》
《九月二十二日晓倚楼》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北斗挂楼北,晓柄正指东。

乃知今夕昏,移以招西风。

南州霜未降,九月已过中。

候虫既无声,天犹迟过鸿。

一岁事垂了,吾生将无同。

春草百种死,夏木千林空。

依依墙壁间,独剩残菊丛。

日出万马动,谁其知此翁。

(0)
翻译
北斗星高挂在楼北,拂晓时分它的柄指向东方。
由此可知今夜黄昏已过,随着西风的到来而移动。
南方尚未降霜,九月已经过去大半。
秋虫不再鸣叫,天空似乎还在等待大雁的飞过。
一年的事务即将结束,我的人生也将不同寻常。
春天的草木大多凋零,夏日的森林只剩空枝。
墙壁间依稀可见,只有残存的菊花丛。
太阳升起时万籁俱动,又有谁知道这孤独的老人。
注释
晓:清晨。
昏:黄昏。
招:引导, 招引。
候虫:秋天的昆虫。
鸿:大雁。
垂了:接近尾声。
春草:春季的草。
夏木:夏季的树木。
依依:形容物体密集或摇曳的样子。
翁:老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秋的早晨,北斗星座指引着东方的方向,通过对时间的把握来呼唤西风,表达了一种急迫和无奈的情感。南方还未下霜,九月已过半,自然界的生命力正逐渐消退,昆虫的声音已经不再听见,天空中偶尔飞过的大雁也显得孤单。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于一年将尽、个人生涯即将走到尽头的无常感和悲凉情怀。

春天的草木虽多种类,但到了秋后已然凋零;夏日繁茂的树林,现在也成为空壳。唯有残留在墙壁间的菊花,依旧坚守着最后的生机。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生命轮回的一种描绘,也象征了诗人对于个人命运和时代变迁的无力感。

最后一句“日出万马动,谁其知此翁”则更深化了这种情感。面对着日出时分的繁华景象,诗人发出的是孤独和被世人忽略的哀叹。这里的“此翁”指代诗人自己,他感慨于自己的境遇和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的巨大差距。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苏武慢.送李载章归分宜

桂殿秋香,杏园春色,不负洛阳才子。

通籍金闺,联班粉署,日近紫闱丹扆。

走马长安,鸣珂故国,游遍楚山吴水。

恨不见,耸壑昂霄,逢人处曾相许。

天借与,东海双凫,南州一骑,桃李河阳百里。

抚字心勤,催科政拙,算今古人能几。

好事多磨,彩云易散,花发又遭风雨。

是谁人,又唱铙歌,惊枳棘鸾凰起。

(0)

感事

啄乌搏鸡雏,翼翼鸡母护。

孤儿悲茕独,颜色失其怙。

黑风雨益暗,同过前溪渡。

茫茫春水深,骨肉不相顾。

(0)

寄贫

朝餐浆一盂,莫食蔬一盘。

胸中六经粲星斗,笔底万卷驰波澜。

人笑先生穷不耻,先生叹人愚可鄙。

终朝醉饱百不知,何异腥膻饫蝼蚁。

世上群儿昧重轻,每是蝼蚁非先生。

纵令先生穷至老,犹与日月争光明。

(0)

送张安中还云中

相送还相送,临分手重分。

骅骝欣得路,鸿雁惜离群。

木落黄华露,城低紫塞云。

中秋月正好,千里漫思君。

(0)

襄城道中

禾黍低风汝水长,迟迟驿骑困秋阳。

病躯官事交相碍,梦雨行云肯借凉。

尽说秋虫不伤稼,却愁苛政苦于蝗。

诗成应被西山笑,已炙眉头尚否臧。

(0)

雪拟坡公韵

门外黄昏噪晚鸦,瑶尘细逐九云车。

丰年待作三登兆,暮景重开六出花。

浊酒无人同此兴,扁舟有客访谁家。

明朝试望东林树,百尺寒梢倚玉叉。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