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江门进帆海上作》
《自江门进帆海上作》全文
明 / 区大相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众流趋海若,大壑去鸿蒙。

失路矜河伯,中途遇苑风。

纳川归浩浩,噫气入逢逢。

穷发还过北,扶桑更向东。

鹏身起羊角,鱼翼掩舟蓬。

巨浸浮天外,回流出地中。

槎来如有信,帆去若乘空。

万国波涛接,三山烟雾通。

游门思孔圣,垂钓想任公。

登碣心犹壮,乘桴道未穷。

临深谁复测,善下理能终。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大海的壮阔与深邃,以及航行于其上的艰辛与自由。诗人以“众流趋海若,大壑去鸿蒙”开篇,将众多河流汇聚大海的景象与宇宙的起源相联系,展现出大海的无垠与神秘。接下来,“失路矜河伯,中途遇苑风”两句,通过河伯与苑风的遭遇,隐喻人生旅途中的迷茫与意外,引人深思。

“纳川归浩浩,噫气入逢逢”描绘了大海的广阔与深邃,以及航行者面对大海时的敬畏之情。“穷发还过北,扶桑更向东”则展现了大海的无边无际,以及航行者的冒险精神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

“鹏身起羊角,鱼翼掩舟蓬”运用比喻手法,将航行者比作翱翔于天空的鹏鸟,以及在水中游动的鱼,生动地表现了航行者在大海中自由自在的状态。“巨浸浮天外,回流出地中”进一步强调了大海的辽阔与深远,以及其与天地自然的紧密联系。

“槎来如有信,帆去若乘空”表达了航行者对大海的敬畏与依赖,以及对自由航行的向往。“万国波涛接,三山烟雾通”描绘了大海连接世界各地的壮丽景象,以及与遥远神秘之地的关联。

“游门思孔圣,垂钓想任公”借用了孔子和姜太公的故事,表达了对智慧与成功的向往。“登碣心犹壮,乘桴道未穷”展现了诗人对探险与追求真理的热情,以及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

最后,“临深谁复测,善下理能终”表达了对大海深不可测的敬畏,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整首诗通过对大海的描绘,展现了航行者面对自然的勇气、对未知的探索精神以及对智慧与真理的追求,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区大相

区大相
朝代:明

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猜你喜欢

杂诗七首·其二

营巢燕燕几时休,在处成家春复秋。

岁岁自来还自去,主人无厌客无求。

(0)

再和元礼春怀十首·其一

回肠无奈别愁煎,待得鸾胶续断弦。

最忆钱塘风物苦,西湖月落采菱船。

(0)

以天坛灵寿杖送莘老

王屋千霜老紫藤,扶公休沐对亲朋。

异时驷马安车去,拄到天坛愿力能。

(0)

秋夜

博山香冷夜将阑,红影摇窗烛未残。

庭树露浓花气湿,井梧风老叶声乾。

世情冷暖知心少,朋旧东西会面难。

一段客愁吟不就,无言背月倚阑干。

(0)

茅亦山相过

故人过我竹边居,谈笑从容乐有馀。

洗盏共尝春瓮酒,挑灯对读夜窗书。

归来尚忆渊明菊,高卧谁知诸葛庐。

醉后达观今古事,寥寥千载只须臾。

(0)

秋怀

雨里西风已倦游,老怀悲感不禁秋。

世无阮籍谁青眼,今有杜陵人白头。

雁摆行知兄弟义,燕营巢为子孙谋。

谁怜湖海飘蓬客,只影孤灯相对愁。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