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茫茫,何处问、垆边酒价。
那更禁、风吹浪打,水流花谢。
点点寒从双鬓入,丝丝愁共千行洒。
只此中、眼泪满春江,无穷者。笑补石,虚空罅。
叹填海,蓬瀛下。想隔江烟树,依稀村社。
带瞑连阴天似墨,湿云粘梦云如马。
总江南、江北影模糊,孤灯也。
对此茫茫,何处问、垆边酒价。
那更禁、风吹浪打,水流花谢。
点点寒从双鬓入,丝丝愁共千行洒。
只此中、眼泪满春江,无穷者。笑补石,虚空罅。
叹填海,蓬瀛下。想隔江烟树,依稀村社。
带瞑连阴天似墨,湿云粘梦云如马。
总江南、江北影模糊,孤灯也。
这首《满江红·风雨泊舟江心》是清代词人董元恺的作品,表达了词人在风雨中泊舟江心时的孤独与愁绪。词人面对茫茫江面,不禁怀念起往昔在酒家垆边的情景,感叹风吹浪打、水流花谢的无常,内心充满哀愁。他感到岁月无情,双鬓已添寒意,愁苦如春江之水滔滔不绝。
词人通过泪水满江的形象,寓言自己的愁苦无尽,如同江水般深广。接下来,他借用神话中的补天、填海的意象,表达对改变命运的无力感,以及对远方故乡的模糊记忆。阴沉的天气和如马的湿云,进一步渲染了凄迷的氛围,使得江南江北的景象都变得模糊不清,只剩下孤灯相伴,更显其孤寂。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江上风雨为背景,抒发了词人内心的孤独、怀旧和无奈之情,展现了清人词作中常见的淡泊与哀愁之美。
年来惯行役,楚尾又吴头。
餐霞吸露,何事佳处辄迟留。
云听渔舟夜唱,花落牧童横笛,占尽五湖秋。
胡床兴不浅,人在庾公楼。绣帘卷,曲阑暝,翠鬟愁。
森罗万象,与渠诗里一时收。
天设四桥风月,地会三州山水,邀我伴沙鸥。
明朝起归梦,一枕过蘋洲。
三千里外潜江县,马首东风得意行。
应买扁舟过庐阜,一江春绿万山横。
忆昔秦时,中秋日、武夷九曲。
烟寂寂、斜阳数尺,寒鸦枯木。
三十六峰凝晓翠,一溪流水生秋绿。
正满林、桂子散天香,飞金粟。神仙客,金丹熟。
玉诏下,云生足。岩头新换骨,尚粘红肉。
夜半月华明似昼,玉皇降辇铺殽餗。
笑曾孙、回首幔亭前,空松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