銮舆上碧天,翠帟拖晴烟。
绝崿纡仙径,层岩敞御筵。
云披丹凤阙,日下黑龙川。
更睹南熏奏,流声入管弦。
銮舆上碧天,翠帟拖晴烟。
绝崿纡仙径,层岩敞御筵。
云披丹凤阙,日下黑龙川。
更睹南熏奏,流声入管弦。
此诗描绘了一幅雄伟的山景画面。"銮舆上碧天,翠帟拖晴烟"中,“銮舆”指的是连绵起伏的山峰,“碧天”则是蓝色的天空,而“翠帟”指的是绿色的帷幕,这里形容山势如同拖动着的帷幕,拖曳出层层叠叠的晴烟。开篇即展现了诗人面对壮丽山色时的心境和视觉感受。
"绝崿纡仙径,层岩敞御筵"一句中,“绝崿”意味着高峻陡峭,“纡仙径”则是蜿蜒曲折的通向仙境的小路,而“层岩敞御筵”则形容山石层叠,宛如铺设的御用席子。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山之高大和人之渺小,同时也描绘出一幅人迹罕至、仙境般的自然景观。
"云披丹凤阙,日下黑龙川"中,“云披”形容云雾如何在丹凤阙(可能是某座宫殿或山峰)上飘动,而“日下黑龙川”则描绘出太阳照耀下的黑龙川,水流潺潺,映照着金色的光辉。这两句通过对云和日的刻画,增添了诗中的动态美和神秘色彩。
"更睹南熏奏,流声入管弦"一句中,“更睹”意味着再次看到或听到,“南熏奏”可能指的是南方特有的乐曲或者是某种祭祀活动的声音,而“流声入管弦”则形容声音如同流水般悄然进入乐器之中。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音乐和自然之声的欣赏,通过听觉的描绘,使得画面更加生动。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高超山水田园画意境,更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