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月杜鹃啼未了。粥鱼忽报千山晓。
笠子盖头衣钵少。穿林表。回头高刹空中小。
官路旧多林木绕。露浓花蕊皆颠倒。
渡水登山排草草。庐山好。香炉峰下湖波渺。
落月杜鹃啼未了。粥鱼忽报千山晓。
笠子盖头衣钵少。穿林表。回头高刹空中小。
官路旧多林木绕。露浓花蕊皆颠倒。
渡水登山排草草。庐山好。香炉峰下湖波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中渔人的生活图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和对人物行动的生动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落月杜鹃啼未了。粥鱼忽报千山晓。" 这两句诗开篇即设置了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夜晚的月光下,杜鹃鸟还在啼叫,而渔人则早已起床准备工作,粥鱼的鸣叫声是清晨的报晓。
"笠子盖头衣钵少。穿林表。回头高刹空中小。" 这几句诗具体描绘了渔人的打扮和行动,笠子、简陋的衣服反映出渔人生活的艰苦,而他们在山林间穿行,回首时看到的是远处山峰的高耸与自己相比之下的渺小。
"官路旧多林木绕。露浓花蕊皆颠倒。" 这两句诗则描写了自然景观,官道旁边是茂密的树木,而花瓣因露水而显得有些凌乱。
"渡水登山排草草。庐山好。香炉峰下湖波渺。" 最后几句诗表达了渔人在大自然中的活动,以及对庐山之美的赞叹,香炉峰下的湖泊水波荡漾,显示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与美好。
整首诗通过渔人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切感受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一丝孤寂与自在。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子之不淑,云如之何?
玼兮玼兮,其之翟也。鬒发如云,不屑髢也;玉之瑱也,象之揥也,扬且之皙也。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
瑳兮瑳兮,其之展也。蒙彼绉絺,是绁袢也。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
入山旭光迎,出山月明送。
十里松杉风,吹醒尘土梦。
兹山凡几到,题字遍岩洞。
阳崖树冬荣,阴谷泉下冻。
怪石立谁扶,灵草生岂种。
白云蓊然来,诸峰欲浮动。
高鹘有危栖,幽禽无俗哢。
凌藓知履滑,披岚觉裘重。
尝登最上颠,远见湖影空。
渔樵渡溪孤,鸟雀归村众。
还寻老僧居,隔竹听清诵。
慰我跻攀劳,为设茶笋供。
几年历忧欢,造物若揶弄。
迷途远山林,迟暮堪自讼。
难追谢公游,空发阮生恸。
身今解组绂,明时愧无用。
闲持九节筇,寻访事狂纵。
石屋秋可眠,山猿许分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