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院黄昏清露多,月明初上女墙过。
行边几度圆如此,高处不胜寒奈何。
宿鸟频翻动绿树,钓船遥忆开金波。
山城漏永坐来久,牛女今宵正隔河。
深院黄昏清露多,月明初上女墙过。
行边几度圆如此,高处不胜寒奈何。
宿鸟频翻动绿树,钓船遥忆开金波。
山城漏永坐来久,牛女今宵正隔河。
这首明代诗人陆深的《对月》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画面。首句“深院黄昏清露多”展现了庭院在傍晚时分的寂静与湿润,透露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接着,“月明初上女墙过”描绘了明亮的月光照亮了城墙,暗示时间已晚,诗人独自欣赏着这轮圆月。
“行边几度圆如此”表达了诗人对月圆的感慨,暗示时光流转,月圆如昔,而人生却经历了多次变迁。“高处不胜寒奈何”借用古人登高望远的典故,表达出诗人身处高处(可能指地位或心境)时的孤独和清冷之感。
“宿鸟频翻动绿树”通过描写夜鸟归巢的动作,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也暗含了诗人对故乡或亲人的思念。“钓船遥忆开金波”则借钓鱼船的形象,寄托了诗人对往日悠闲生活的怀念,以及对远方金色波光的想象。
最后两句“山城漏永坐来久,牛女今宵正隔河”,“漏永”形容夜深,诗人久坐不寐,而“牛女正隔河”则引用了牛郎织女的传说,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爱情和团聚的向往,同时也寓含了对时光流逝、人事难料的感叹。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月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既有孤寂落寞,又有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
鹤发垂肩懒著巾,晚凉独步楚江滨。
一帆暝色鸥边雨,数尺筇枝物外身。
习巧未逢医拙手,闻歌先识采莲人。
笑看斥鴳飞翔去,乐处蓬莱便有春。
兹山昔飞来,远自琅琊台。
孤岫龟形在,深泉鳗井开。
越王屡登陟,何相传词才。
塔庙宗其巅,规模称壮哉。
禅堂清溽润,高阁无恢炱。
照耀珠吐月,铿轰钟隐雷。
揆余久缨弁,末路遭邅回。
一弃沧海曲,六年稽岭隈。
逝川惜东驶,驰景怜西颓。
腰带愁疾减,容颜衰悴催。
赖居兹寺中,法士多瑰能。
洗心听经论,礼足蠲凶灾。
永愿依胜侣,清江乘度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