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云滃蔚自西来,伫立危楼亦壮哉。
远壑烟生千里雨,寒潭龙起数声雷。
田畴坐看还丰岁,里巷遥欣弭旱灾。
惭愧外官逃吏责,归鞍何惮踏泥回。
黑云滃蔚自西来,伫立危楼亦壮哉。
远壑烟生千里雨,寒潭龙起数声雷。
田畴坐看还丰岁,里巷遥欣弭旱灾。
惭愧外官逃吏责,归鞍何惮踏泥回。
这首宋朝刘安上的《四月一日寿阳楼遇雨》,描绘了诗人于寿阳楼所见的一场春雨景象,以及这场雨对农事和民众生活的影响。
首联“黑云滃蔚自西来,伫立危楼亦壮哉”,开篇即以浓墨重彩描绘出乌云滚滚自西方涌来的壮观景象,诗人站在高楼上,面对如此磅礴的云雨,内心激荡,感受到一种壮丽之美。
颔联“远壑烟生千里雨,寒潭龙起数声雷”,进一步展开画面,远处山壑间烟雾缭绕,预示着千里之外的雨水即将倾盆而下;而近处寒潭中,仿佛有龙腾起,伴随着几声雷鸣,生动地展现了雨前的自然景象。
颈联“田畴坐看还丰岁,里巷遥欣弭旱灾”,转而关注这场雨对于农业生产的意义。在诗人眼中,这场及时雨将带来丰收之年,乡间的百姓也从远方传来欢欣之声,庆祝干旱得以缓解,表达了对大自然恩赐的感激之情。
尾联“惭愧外官逃吏责,归鞍何惮踏泥回”,诗人在此表现出一种谦逊与自省的态度。他承认自己作为官员,在面对天灾时未能尽职尽责,感到羞愧;但同时,他也勇敢地面对现实,表示愿意回到自己的岗位,即使需要跋涉泥泞,也不畏惧。这一联体现了诗人的人格魅力和责任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观,同时也深刻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个人在面对自然与社会挑战时的思考与行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少无适俗韵,市朝等居山。
所思鲁柳惠,去我今千年。
官曹不厌卑,危虑忘冰渊。
身恬道故在,心傲蒙漆园。
颜丞赏我趣,屡顾尘埃间。
我久作常语,何得君来前。
东归散俄顷,翩若风中烟。
此意念莫领,搔发空垂颠。
出门久无味,不如杜门闲。
君方笃行李,谅以吾言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