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滕子济礼部考古图》
《次韵滕子济礼部考古图》全文
宋 / 赵鼎臣   形式: 古风

苍史失古法,赤刀有遗书。

经毁秦汉后,器追禹夏初。

古人不吾接,有感谁与袪。

尚怜盲左生,文字记鲁壶。

哀哉泗水没,不复知鬼魖。

英英华省郎,捃摭收遗馀。

异书人不识,善本手自摸。

壁中发科斗,海底出珊瑚。

篆籀既识职,钟鼎各应图。

要当知百世,何止举一隅。

似逢东里生,张华与之俱。

谈倾河海江,下卷郑白渠。

我老尘埃中,牒诉惨不舒。

思陪种柳潜,愿逐耦耕沮。

锦囊不应开,欲和聊复徐。

颇怜平生心,用意真僻儒。

识字恨不博,块焉无与虞。

图书许借否,髯滕意何如。

莫作骊龙仙,靳吝五色珠。

鸱夷或未办,当奉酒一盂。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赵鼎臣所作的《次韵滕子济礼部考古图》。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古代文献和文物的深深感慨与热爱。

诗的开头“苍史失古法,赤刀有遗书”,表达了对古代文献的珍视与怀念,认为它们是历史的见证,承载着先人的智慧与经验。接着,“经毁秦汉后,器追禹夏初”则反映了对历史变迁的无奈与感慨,古代文明在时间的长河中逐渐消逝,但人们仍努力追寻着远古的痕迹。

“古人不吾接,有感谁与袪”表达了诗人对古代知识的渴望,却因时空的隔阂而难以触及,内心充满遗憾。接下来的“尚怜盲左生,文字记鲁壶”则是对古代学者的敬仰,他们虽身处黑暗,却能通过文字记录历史,传递知识。

“哀哉泗水没,不复知鬼魖”则表达了对历史遗迹消失的哀叹,古代文明的痕迹在时间的侵蚀下逐渐消失,令人惋惜。随后,“英英华省郎,捃摭收遗馀”赞扬了那些致力于收集整理古代文献的学者,他们的工作如同在废墟中寻找宝藏,意义重大。

“异书人不识,善本手自摸”强调了对罕见书籍的珍视,以及学者们亲自触摸、研究这些珍贵资料的决心。接下来的“壁中发科斗,海底出珊瑚”则比喻了在看似平凡的地方发现珍贵的文物,象征着学者们的敏锐洞察力和不懈探索精神。

“篆籀既识职,钟鼎各应图”描述了学者们对古代文字和器物的研究,他们能够识别并解读这些古老的文字和图案,揭示其背后的历史故事。最后,“要当知百世,何止举一隅”表达了对古代文明全面了解的愿望,认为学者们的工作不仅仅是对个别事物的研究,而是对整个历史长河的探索。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文献和文物的赞美与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对学者们工作的高度评价。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代文明的怀念与对现代学者们传承与发扬这份文化遗产的期待。

作者介绍

赵鼎臣
朝代:宋

[约公元一一0一年前后在世]字承之,卫城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徽宗建中靖国初前后在世。工诗,才气飘逸,记问精博。自号苇溪翁。元佑间进士。绍圣中,登宏词科。宣和中,以右文殿修撰,知邓州。召为太府卿。尝往来大名、真定间,与苏轼、王安石诸人交好,相与酬倡,故所作具有门迳,能力追古人。鼎臣本著有文集一百二十卷,其孙纲立刊於复州,至四十卷而止。今则仅存竹隐畸士集二十卷,《四库总目》系辑搜所成。
猜你喜欢

上天池寺·其一

蟠际均衡岳,千峰独出群。

鲲鹏从水击,翼轸验天文。

旷野风行雨,曾霄日贯云。

僧言兴废事,因念福王勋。

(0)

南乡子·其一夏夜

多病带围宽。未到衰年已鲜欢。

梦破小楼风马响,珊珊。缺月无情转画栏。

凉入苎衾单。起探灯花夜欲阑。

书册满床空伴睡,慵观。拈得渔樵笛谱看。

(0)

立春日有感

三见春归人未归,天涯依旧赋春诗。

一官得失不相补,万事乘除只自知。

年去年来供屈指,岭南岭北入支颐。

柳眉桃脸竞时节,难遣东风染鬓丝。

(0)

送外兄方卿公美赴广东宪十绝·其九

新息功名晚始收,送君今去跕鸢州。

男儿未上云台画,莫念平生马少游。

(0)

归时作

笑倩西风拂旧埃,归时行李似初来。

也知三载清贫好,博得一家强健回。

(0)

绍定庚寅纪事·其五

风动绿林千里乱,星垂黑气万家灾。

可怜堕在如今劫,人祸天刑先后来。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