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张子白来韵·其六》
《答张子白来韵·其六》全文
明 / 成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山绕松门水绕溪,石房深洞老猿栖。

寻思古寺多年别,回首孤峰万象低。

香印半销无宿火,苔钱全没有留题。

主人记得灵山否,世路多岐定不迷。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山林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古寺的深深眷恋之情。首联“山绕松门水绕溪,石房深洞老猿栖”以山、松、水、石、洞、猿等元素构建出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山峦环绕着松林,溪流轻绕其间,石屋深处,老猿栖息,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

颔联“寻思古寺多年别,回首孤峰万象低”则表达了诗人对古寺的怀念之情。多年未见,古寺似乎成了遥远的记忆,当回首望去,只见孤峰耸立,四周万物仿佛都显得低矮,这种对比不仅强化了对古寺的思念,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

颈联“香印半销无宿火,苔钱全没有留题”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香印的半销和无宿火,以及苔藓覆盖下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这些细节都透露出一种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痕迹,同时也暗示了古寺的荒废与变迁。

尾联“主人记得灵山否,世路多岐定不迷”则是诗人对友人张子白的寄语,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许。在世路多歧的旅途中,希望友人能记得灵山(可能指古寺或某种精神寄托),不迷失方向,保持内心的清明与坚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古寺的怀念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朝代:明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甲辰九月五日迎司马兰亭过蔡廷章宿·其二

清霜未降枫先赤,紫蟹初尝菊半黄。

终岁只闻田舍乐,一时顿觉市朝忙。

清晨雁鹜盈前浦,落日牛羊满近冈。

为问东皋有馀地,便应从此作邻庄。

(0)

村居杂兴六首·其六

灵均沈湘陶令死,篱下寒香久无主。

江边一笑倚清秋,烂漫西风几今古。

(0)

杂题画景三十一首·其九

琅琊台顶太山杪,我欲去登须御风。

稽首东皇拱双手,金乌高捧一轮红。

(0)

道士鹅

曾从老远说遗经,净影堂前几岁听。

未必右军今有笔,莫将轻易换黄庭。

(0)

家藏高尚书松阴落涧图

倚壑高松一万株,拂岩飞瀑氎巾铺。

白龙隐映苍龙舞,山气虚兼水气濡。

净壁沈沈悬瑀佩,空堂隐隐奏笙竽。

平生负得匡庐约,幸拜尚书赐不孤。

(0)

赠锲生殷邦宁

沔阳夫子有佳孙,四载花斋侍艺文。

合江亭下别我去,望眼悠悠逐暮云。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