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来天不雨,啜泣歌枯鱼。
今来雨弥旬,粒食还无馀。
两家各四壁,但聚古人书。
群争声利场,欲趋顾璜琚。
岂敢丧所贵,我行自安舒。
寒饥两未救,杯水沃薪舆。
向来天不雨,啜泣歌枯鱼。
今来雨弥旬,粒食还无馀。
两家各四壁,但聚古人书。
群争声利场,欲趋顾璜琚。
岂敢丧所贵,我行自安舒。
寒饥两未救,杯水沃薪舆。
这首诗描绘了社会的贫富差距与人性的冷暖。前四句“向来天不雨,啜泣歌枯鱼。今来雨弥旬,粒食还无馀。”通过自然界的干旱与人类生活的困顿形成对比,展现了生活的艰难。接着,“两家各四壁,但聚古人书。”描述了贫富之间的鲜明反差,一个家庭因贫困而四壁空空,另一个却满是古书,象征着知识与财富的不均。
“群争声利场,欲趋顾璜琚。”则揭示了社会上人们为了名利而争斗的场景,反映了社会风气的浮躁与功利。然而,诗人并未就此沉沦,而是表达了自己坚守内心价值的决心:“岂敢丧所贵,我行自安舒。”他强调了个人内心的坚持与自我安慰的重要性。
最后,“寒饥两未救,杯水沃薪舆。”以寒与饥的双重困境比喻人生的艰难,而“杯水沃薪舆”则形象地表达了在困境中寻求微小慰藉的无奈与坚韧。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洞察与对个人精神世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