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郊庙歌辞.禅社首乐章·其三肃和》
《郊庙歌辞.禅社首乐章·其三肃和》全文
唐 / 贺知章   形式: 四言诗  押[祃]韵

黄祇是祗,我其夙夜。夤畏诚絜,匪遑宁舍。

礼以琮玉,荐厥茅藉。念兹降康,胡宁克暇。

(0)
翻译
黄色的神祇啊,我日夜都在敬奉。
深深畏惧,内心纯洁,不敢稍作停留。
注释
黄祇:指祭祀时使用的黄色神像或象征。
夙夜:日夜不停,形容非常虔诚。
夤畏:深惧,敬畏之心。
诚絜:诚实纯洁的心灵。
匪遑:无暇,没有闲暇。
宁舍:安宁地休息。
礼以琮玉:用珍贵的琮玉作为礼仪。
荐厥:献上,奉献。
茅藉:茅草和垫子,古代祭祀用的物品。
念兹:想到这个(祭祀),。
降康:降临福祉,指神明赐福。
胡宁:怎么能够,反问语气表示难以做到。
克暇:有空闲,有闲暇。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作品,名为《郊庙歌辞·禅社首乐章(其三)》。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古典礼仪的尊崇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黄祇是祗,我其夙夜。”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早晨祭祀活动的参与与期待,黄祇指的是古代帝王或贵族在宗庙中举行的重大祭礼,祗意为光明,这里形容清晨的阳光。夙夜则是指黎明时分。

“夤畏诚絜,匪遑宁舍。”这两句强调了作者对传统礼仪的敬畏和坚守,以及对安居乐业生活的追求。夤畏意味着恭敬有加,诚絜则是指真诚而不懈怠,匪遑宁舍表达了只有在平静无忧的环境中才能找到心灵的安宁。

“礼以琮玉,荐厥茅藉。”这里描述的是祭祀时使用的供品和器具。琮玉是古代用于祭祀的玉器,而荐厥茅藉则是指用鲜美的草木作为祭品。

“念兹降康,胡宁克暇。”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盛世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平和时世的珍视。念兹降康意为回忆古代的太平盛世,胡宁克暇则是指如何能够保持目前的安宁与繁荣。

整首诗通过对传统礼仪的描绘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展现了作者对于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和对历史美好的怀念。

作者介绍
贺知章

贺知章
朝代:唐   字:季真   号:四明狂客   籍贯:唐越州(今绍兴)永兴(今浙江萧山)   生辰:659—744

贺知章(约659年—约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人。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少时就以诗文知名。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状元,授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八十六岁告老还乡,旋逝。属于盛唐前期诗人,又是著名书法家。
猜你喜欢

昭明为太子时谣

鹿子开城门,城门鹿子开。

当开复未开,使我心徘徊。

城中诸少年,逐欢归去来。

(0)

梦见故人诗

觉罢方知恨,人心定不同。

谁能对角枕,长夜一边空。

(0)

斗鸡篇

欢乐良无已,东郊春可游。

百花非一色,新田多异流。

龙尾横津汉,车箱起戍楼。

玉冠初警敌,芥羽忽猜俦。

十日骄既满,九胜势恒遒。

脱使田饶见,堪能说鲁侯。

(0)

上云乐

西方老胡。厥名文康。遨游六合。傲诞三皇。

西观濛泛。东戏扶桑。南泛大蒙之海。

北至无通之乡。昔与若士为友。共弄彭祖扶床。

往年暂到昆仑。复值瑶池举觞。周帝迎以上席。

王母赠以玉浆。故乃寿如南山。志若金刚。

青眼眢眢。白发长长。蛾眉临髭。高鼻垂口。

非直能俳。又善饮酒。箫管鸣前。门徒从后。

济济翼翼。各有分部。凤皇是老胡家鸡。

狮子是老胡家狗。陛下拨乱反正。再朗三光。

泽与雨施。化与风翔。觇云候吕。志游大梁。

重驷修路。始届帝乡。伏拜金阙。仰瞻玉堂。

从者小子。罗列成行。悉知廉节。皆识义方。

歌管愔愔。铿鼓锵锵。响振钧天。声若鹓皇。

前却中规矩。进退得宫商。举技无不佳。

胡舞最所长。老胡寄箧中。复有奇乐章。

赍持数万里。愿以奉圣皇。乃欲次第说。

老耄多所忘。但愿明陛下。寿千万岁。欢乐未渠央。

(0)

白纻歌三首·其一

琴瑟未调心已悲,任罗胜绮强自持。

忍思一舞望所思,将转未转恒如疑。

桃花水上春风出,舞袖逶迤鸾照日。

徘徊鹤转情艳逸,君为迎歌心如一。

(0)

赠王太常僧达诗

玉水记方流,璇源载圆折。

蓄宝每希声,虽秘犹彰彻。聆龙■九渊,闻凤窥丹穴。

历听岂多士,岿然觏时哲。

舒文广国华,敷言远朝列。

德辉灼邦懋,芳风被乡耋。

侧同幽人居,郊扉常昼闭。

林闾时晏开,亟回长者辙。

庭昏见野阴,山明望松雪。

静惟浃群化,徂生入穷节。

豫往诚欢歇,悲来非乐阕。

属美谢繁翰,遥怀具短札。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