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戎三度入咸秦,遑计威仪坏阁臣。
仇钺奇功归别将,江彬蜚语出优人。
边墙未筑投簪去,内患须涂画掌陈。
最喜南徐居要地,厌厌夜饮帝南巡。
元戎三度入咸秦,遑计威仪坏阁臣。
仇钺奇功归别将,江彬蜚语出优人。
边墙未筑投簪去,内患须涂画掌陈。
最喜南徐居要地,厌厌夜饮帝南巡。
这首诗描绘了杨文襄一清在清朝时期的一次重要军事行动,展现了其在处理边疆危机和内部政治斗争中的智慧与决断。首联“元戎三度入咸秦,遑计威仪坏阁臣”点明了杨文襄多次深入敌境,不拘小节,甚至不惜破坏朝廷礼仪,以示其对国家利益的坚定追求。颔联“仇钺奇功归别将,江彬蜚语出优人”则揭示了在军事行动中,真正的功勋被边缘化,而小人的谗言却能左右局势,讽刺了当时官场的复杂与不公。颈联“边墙未筑投簪去,内患须涂画掌陈”表达了杨文襄对于边防建设和内部治理的重视,强调了预防胜于治疗的重要性。尾联“最喜南徐居要地,厌厌夜饮帝南巡”则以轻松的笔触,描绘了杨文襄在南徐这个战略要地的从容自信,以及皇帝南巡时的宁静氛围,暗示了他对局势的掌控和内心的平静。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杨文襄在复杂政治环境下的智慧与勇气,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明时久不达,弃置与君同。
天命无怨色,人生有素风。
念君拂衣去,四海将安穷。
秋天万里净,日暮澄江空。
清夜何悠悠,扣舷明月中。
和光鱼鸟际,澹尔蒹葭丛。
无庸客昭世,衰鬓日如蓬。
顽疏暗人事,僻陋远天聪。
微物纵可采,其谁为至公。
余亦从此去,归耕为老农。
金城留旬浃,兀兀醉歌舞。
出门览民风,惨惨愁肺腑。
去年夏秋旱,七月黍穟吐。
一昔营幕来,天明但平土。
调度急星火,逋负迫捶楚。
网罗方高悬,乐国果何所。
食禾有百螣,择肉非一虎。
呼天天不闻,感讽复何补。
单衣者谁子,贩籴就南府。
倾身营一饱,岂乐远服贾。
盘盘雁门道,云涧深以阻。
半岭逢驱车,人牛一何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