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窗外如何月有声。寒无寐,风雪正三更。
- 鉴赏
这首诗名为《十六字令》,由清代诗人丁淑媛所作。通过简洁的语言,诗人描绘了一幅冬夜静谧而略带凄凉的画面。
“听。窗外如何月有声。” 开篇以一问句引出,仿佛在倾听窗外的月色是否在低语,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宁静的氛围。月光下的世界,往往给人以超脱尘世的感觉,此处的“月有声”,更是将月光赋予了生命,增添了几分诗意。
“寒无寐,风雪正三更。” 继续描绘夜晚的景象,寒冷的空气中,人们难以入眠,或许是因为外面的风雪交加,又或是内心思绪万千。三更时分,即子夜时分,是古人认为一天中最静谧、最易引发思乡之情的时刻。这一句不仅写出了环境的恶劣,也暗示了人物内心的孤独与不安。
整首诗虽短小,却蕴含着丰富的意境和情感。通过“月有声”这一想象,诗人将自然界的寂静与人的内心活动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得读者在感受自然美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对孤独、寒冷和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遐想亭诗为刘元善赋
登高望神州,邈矣何渺绵。
西穷弱水涯,东极扶桑巅。
剑阁连蜀栈,幽都涉水天。
巀嶪带衡岳,逶迤注秦川。
驾车安得驰,汎河苦无船。
君子畅玄览,构亭向林泉。
眷言寄遐想,临眺豁以宣。
高深亦何穷,古今浩无边。
岂但四海外,亦在千载前。
抚剑怀壮游,揽辔思高贤。
对酒不能饮,丘尘正骈阗。
下士伤局促,高人乃超然。
神情苟弗旷,跬步先尤愆。
窅窅天际云,悠悠海中仙。
茫茫安可极,耿耿徒自怜。
夜过梁山泺
日落梁山西,遥望寿张邑。
洮河带泺水,百里无原隰。
葭菼参差交,舟楫窅窈入。
划若厚土裂,中含元气湿。
浩荡无端倪,飘风向帆集。
野阔天正昏,过客如鸟急。
往时冠带地,孰踵萑蒲习。
肆噬剧跳梁,潜谋固坏蛰。
古云萃渊薮,岂不增怏悒。
蛙鸣夜未休,农事春告及。
渺焉江上怀,起向月中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