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鸩媒来问字,背人悄坐兰房。
偷听细语说周详。寐徵夸绿凤,生甲怕红羊。
道作双星须傍月,一言难辩荒唐。
神仙生岂便随郎。误人刘碧玉,贪嫁汝南王。
记得鸩媒来问字,背人悄坐兰房。
偷听细语说周详。寐徵夸绿凤,生甲怕红羊。
道作双星须傍月,一言难辩荒唐。
神仙生岂便随郎。误人刘碧玉,贪嫁汝南王。
这首《临江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段情感纠葛,充满了古典文学的韵味。开篇“记得鸩媒来问字”,巧妙地引入了媒妁之言的传统婚俗,暗示了故事背景。接着“背人悄坐兰房”一句,通过环境描写,营造出一种私密、微妙的情感氛围。
“偷听细语说周详”将人物对话的场景生动展现,透露出主人公内心的细腻与复杂。接下来的“寐徵夸绿凤,生甲怕红羊”两句,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绿凤与红羊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情感状态或命运走向,表达了主人公在情感选择上的挣扎与矛盾。
“道作双星须傍月,一言难辩荒唐”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人物关系比作天上的双星,需要月光的照耀才能相互依存,同时也暗示了情感的复杂性和不可言喻性。最后,“神仙生岂便随郎。误人刘碧玉,贪嫁汝南王”以神话传说为背景,借古喻今,表达了对自由爱情的向往与对传统束缚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临江仙》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刻画,以及对传统婚恋观念的深刻探讨,展现了清代文人对于情感与命运、理想与现实之间冲突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