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闽高士老聃孙,结屋萧萧近水濆。
心远更无金马梦,身閒常对白鸥群。
黄庭夜读窗留月,绿绮朝弦榻驻云。
何日移家傍翁舍,细聆清论涤馀氛。
八闽高士老聃孙,结屋萧萧近水濆。
心远更无金马梦,身閒常对白鸥群。
黄庭夜读窗留月,绿绮朝弦榻驻云。
何日移家傍翁舍,细聆清论涤馀氛。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夏原吉赠给一位名叫李真翁的高雅之士的作品。诗中描绘了李真翁的隐逸生活,他可能是福建一带的高士,居住在临近溪边的简朴屋舍中,过着远离尘世、心境淡泊的生活。他不再有追求功名利禄的念头,常常与白鸥为伴,享受自然的宁静。
夜晚,他在明亮的月光下研读黄庭经,早晨则在云雾缭绕中弹奏绿绮琴,这样的生活充满了诗意和超然。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希望有一天能搬至李真翁的居所,聆听他的高论,洗涤心灵上的尘埃,寻求精神上的净化。整首诗赞美了李真翁的高尚品格和隐逸生活,也流露出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茅亭风入葛衣轻,坐见山河表里清。
归燕略无三月事,残蝉犹占一枝鸣。
天高秋树叶公邑,日暮碧云樊相城。
别后寄诗能慰我,似逃空谷听人声。
春雷不发蛰,秋雷不收声。
向无一日雨,今无一日晴。
昨夕玉女笑,闪闪扬目睛。
雷公与雨师,自取号令明。
舒惨由上天,诞妄推五行。
日月不粒食,安问下土耕。
虽然屋瓦烂,还有地菌生。
损彼以益此,谁能较人情。
尧时不无水,用禹水乃平。
黎民思尧仁,往往见于羹。
犹吾大君意,星火立水衡。
水衡虽努力,岂将雷雨争。
浩叹对青史,循吏久无闻。
二年江右,赖公华节布阳春。
才自搴帷问俗,无复埋轮当道,一路尽澄清。
多少攀辕意,不待及瓜人。驻膏车,迟祖帐,倒离尊。
满庭桃李绿阴,何处不深恩。
此去玉音应问,底事金围微减,忧国更忧民。
造膝一言语,四海入洪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