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踏莎行.春暮》
《踏莎行.春暮》全文
宋 / 寇准   形式: 词  词牌: 踏莎行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

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慵将照。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

(0)
注释
阑:残,尽,晚。
红英:红花。
屏山:指屏风。
密约:指男女之间互诉衷情,暗约佳期。
沉沉:深沉。
此指重大之事,即终身之事。
杳杳:深远无边际。
菱花:指菱花镜,亦泛指镜子。
慵将照:懒得拿起镜子来照。
慵:懒散。
将:拿。
销魂:形容极度伤心。
翻译
春色将尽,莺声燕语渐渐不闻,满地落花堆积,稀疏的青梅斜挂枝头,眼见到了春末夏初了。濛濛细雨中,一个消瘦的女子静静地独立在画阁外,眼前的屏风半掩着厅堂,惟见缕缕沉香从屏风后袅袅散来,更添了几分幽幽的心事。
遥想当年依依惜别时的深情约定啊。如今一别经年,依然杳无音讯,可晓得我这份断肠的思念吗?妆奁久未开,菱饰尘灰满,眼下竟然连照镜的心都懒了。只是落寞地倚在栏杆上,心下纵有万语千言,却又向谁人说起?惟有无语凝噎,暗自销魂罢了。天空灰蒙蒙的,黯然地衔着绵绵不尽的芳草,一如我的思念。
鉴赏

这首宋词《踏莎行·春暮》是寇准所作,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的景象和词人内心的情感。"春色将阑,莺声渐老",以莺鸟叫声的衰弱暗示了春光的消逝,"红英落尽青梅小"则描绘了花朵凋零、青梅初熟的场景,透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通过静谧的画堂、细雨和半掩的屏风,营造出一种寂寥而清冷的氛围,余香袅袅,更增添了离别的感伤。接下来的"密约沉沉,离情杳杳"直接表达了深深的离别之情,而"菱花尘满慵将照"则借菱花镜上的灰尘,寓言了词人心中的迷茫与失落。

最后两句"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词人独自倚楼,无言以对,内心愁苦至极,望着长空与连绵的芳草,更显孤独与无尽的思念。整体上,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暮时节的景色,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深离别之情,情感深沉,意境凄美。

作者介绍
寇准

寇准
朝代:宋   字:平仲   籍贯: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   生辰:961-1023

寇凖(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改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历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后两度入相,一任枢密使,出为使相。乾兴元年(1022年)数被贬谪,终雷州司户参军。天圣元年(1023年),病逝于雷州。
猜你喜欢

谩成

时事何年定,吾生半时休。

僧居才解夏,边垒又防秋。

远水朝沧海,斜阳傍小楼。

西风吹画角,归思满扁舟。

(0)

送李文授还越上

旧岁见君殊草草,怀抱今来各倾倒。

新来正好数相寻,束装却向山阴道。

千岩万壑秋更奇,候门儿女望君归。

扁舟此去来何时,莫待梅花开北枝。

故人问我凭君说,满目穷愁生事拙。

秋禾未得补饥疮,万一飞蝗作檀越。

(0)

纳凉

大热金石流,日色赤可畏。

鄙夫先多病,喘息仅存气。

饮冰不救渴,肤汗那容睡。

秋风几时来,不问黑貂敝。

林梢堕斜阳,凉飔飒然至。

呼童汲井泉,洒扫庭中地。

胡床得露坐,始觉有生意。

老妻破甘瓜,儿女膝下戏。

鸣蝉虽强聒,亦足代鼓吹。

坐久月照人,金波正澄霁。

惜哉疲薾甚,杯酒未敢置。

浮生能几何,荏苒忽中岁。

四时更代谢,寒暑不可避。

幻身岂长存,中有不迁义。

且享今夕凉,百年安用计。

(0)

寄棻庵主

问讯棻庵主,庵中事若何。

得诗堪供佛,学道想无魔。

关塞兵戈定,江湖岁月多。

他年白莲社,藜杖饱经过。

(0)

次韩无咎途中寄陆务观·其四

昼永浑无事,昏归只掩门。

甘贫同陋巷,多病似文园。

对月人千里,论文酒一尊。

远怀霄汉路,愁绝虎狼村。

(0)

次韩无咎途中寄陆务观·其一

风高微退鹢,云好合从龙。

萧艾长贪雨,松筠却耐冬。

禁途今不远,归兴未应浓。

莫羡朱双毂,相期禄万钟。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